
在歷史悠久的斯沃琪和平酒店藝術中心(Swatch Art Peace Hotel)駐地期間,著名AI先鋒藝術家羅曼·利普斯基(Roman Lipski)為其創作注入了中國傳統藝術的新鮮元素。他在上海的三個月駐地創作,不僅是一段個人藝術探索的旅程,也展示了人工智能與傳統藝術技法如何進行富有意義的對話。
利普斯基早期以其人工智能作品聞名,但此次他選擇暫時拋開“AI繆斯”技術,專注于上海深厚的文化背景,深入研究中國藝術史。他特別提到:“中國木刻的風景畫和書法讓我著迷,我在上海的藝術用品商店和圖書館中發現了無窮的靈感。”這些傳統藝術形式的象征性表現和極具表現力的毛筆觸感給了利普斯基許多創作的靈感。
這次駐地的創作挑戰在于如何平衡傳統與現代,如何在不喪失個人藝術風格的同時,融入中國自然與傳統的精髓。這一藝術探索讓人想起作曲家馬克斯·里克特(Max Richter)的名言:“我認為每個項目都是一段通往未知的理想之旅。這就是它有趣的地方,你有一系列的假設,你有一些已知的東西,而創造性工作就是走出那束已知的光,進入你不知道的領域。”

事實上,上海的駐地體驗已使利普斯基已遠遠超越了那束熟悉的光圈。他觀察到,當前的駐地城市上海與他的家鄉柏林之間的對比深刻影響了他的作品:“上海色彩斑斕且寧靜,電動汽車隨處可見,而柏林則是灰色和喧囂的。” 這種活力反映在他最新的作品中,這些作品充滿了周圍環境能量的跳動。
利普斯基借此機會開發出一種新的繪畫方法,他戲稱為“人類智能算法(Human Intelligence Algorithm)”或“上海算法(ShangHaI Algorithm)”,這種方法結合了他的AI藝術經歷,同時也關注藝術創作中人類直覺的力量。他回顧道:“最近幾天獲得的所有新知識,成為了我新風格畫作的訓練材料。”

利普斯基的作品被許多著名機構所收藏,包括柏林的漢堡車站現代美術館和波士頓藝術博物館。利普斯基認為此次上海駐地創作的成功是藝術適應性的見證,而他為期三個月的駐地藝術家計劃也意外地成為了一場關于人類創造力韌性的實驗。
他回顧道:“彈性和韌性幫助了我。我想象著,最近幾天獲得的所有新知識,都是我新‘風格畫作’的訓練材料。這種新風格通過使用中國的毛筆得到了強化,我特意用它們在畫布上滑動。”
在談及他與AI合作的廣泛意義時,利普斯基秉持著一種人文主義的視角:“人始終比機器更重要。追求優化并不是目標!”他強調道,“進步的人性化應用才是我的目標,因此也值得為之奮斗。
在上海之旅這一章節的結尾,利普斯基將舉辦一次開放工作室活動,由科技控股公司Team Global及其創始人盧卡什先生(Lukasz Gadowski)支持,邀請藝術愛好者和媒體代表,親身體驗他的創作過程。

利普斯基的風景作品長期以來因其現實主義與超凡脫俗的融合而備受贊譽,對他而言,這次上海之旅卻不僅僅是風景的改變。它生動地展示了傳統技法與當代方法論如何進行富有意義的對話,并在此過程中創造出全新的藝術作品。
https://www.romanlipsk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