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出時間:2010年2月3日—28日
展覽地點:上海美術館
自2005年張洹歸國,至今已有整整五年。在這五年中,張洹一手創建了“張洹工作室”。通過這個工作室,張洹貫徹了他個人藝術的創作理念,吸納了多種行業的專業人員,通過裝置、雕塑、香灰畫、木刻門板和版畫等多種藝術形式進行創作,突破性地創造出糅合了特殊材料的當代藝術作品,收獲頗豐。
“2010《創世紀》張洹個展”是藝術家對中國文化嚴肅思考的藝術衍生:既是對傳統文化、身份認知、精神信仰的回歸,更是對當代中國文化的嚴肅思考。在凝練、肅穆的基調上,展覽將由五件氣息一貫的作品構成(三件裝置、兩幅繪畫)。這些作品可視為張洹回歸本土文化后的野心之作,承襲了藝術家一貫的先鋒實驗特點,也集中體現了近年來藝術家在視覺藝術領域的變幻奇想。無論從構思、材料、制作角度,還是作品本身龐大的體量規模,“創世紀”的大我元素將滲透于展覽中。
《創世紀》和《寶塔》都是由青磚為主體構成的裝置作品。這些采集自上海地區拆遷后的老青磚,本身即帶有歷史印記和文化意味。張洹在展覽自述中這樣解釋:“《創世紀》這件作品表達了億萬人民在我們國家正處在高速變遷時期協同奮斗的原始激情,城市的新陳代謝,中國社會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寶塔則象征著人類社會的和諧、世界的和平。作品的外形像一座鐘,寓意著人類不畏艱險,挑戰自我極限的英勇精神”。
值得關注的是展覽中唯一的兩件繪畫作品,即首次在國內公開展出的香灰畫。香灰畫是張洹于2005年試創的新材料繪畫。繪畫由藝術家首創,以取自上海及周邊寺廟的香灰為基礎材料,經過篩選、分色后,進行繪畫創作,最后以膠質固定。不同于傳統意義的架上繪畫,“香灰”對藝術家來說,不是灰,也不是單純的材料,而是集體記憶、集體思考和集體祝愿。香灰畫《造河》、《水庫》取材自新聞照片,反映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百萬中國人改造自然,創造江河的勞動場面。獨特的理念、材料和手法,使層次豐富的灰色調香灰畫呈現出肅穆、沉寂的氣質。恰如歷史存在于人們記憶中的復雜樣子,飄渺、遙遠卻又有現實意義。
與其他四件作品區別來看,《英雄一號》則輻射出全然不同的氣場。這件超現實主義的雕塑由上百張牛皮經過特殊處理后拼接制成。它是對現實中無數英雄的關照,飽含了普通人對未來的期許,以及在經歷創傷、虛無后,于心靈深處重生的愿望。
對于觀眾來說,在上海美術館的傳統展廳空間中展出大型當代藝術作品已不是首次。但《創世紀》展本身的力度、廣度和深度,無論是外在視覺上,還是內在思考上,都將挑戰傳統。藝術家及上海美術館希冀通過上海這個開放之地展現出當代藝術一番新的氣象——通過對張洹個案的展示和研究,為學術界提供多重思考方式。
歡迎藝術名家注冊藝術家會員,開通自己的官網,上傳自己的佳作和內容。
QQ:271692909
《藝術家網絡大辭典》,可以刊登藝術名家生平簡介、代表作、目前市場行情、收藏潛力等
QQ:271692909
要求:人品好,熱愛藝術事業,有一定的藝術圈人脈、懂經營管理的創業型人才優先。
QQ:271692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