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在线app/日本韩国在线观看/91亚洲人/全视频

用名戶 密  碼 會員注冊 | 忘記密碼
·本站首頁 ·加入收藏 設為主頁

藝術家網絡大辭典

古代卷
  • 姓名:
  • 朝代:
  • 省份:
現代卷
  • 姓名:
  • 類別:
  • 省份:
本站 > 名家 > 收藏家 >收藏名家> 正文

陳星燦:推動考古學與博物館學融合發展已成為重要課題

來源: 中國新聞網   2024/4/30   作者:孫自法 謝雁冰   地點: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歷史研究院副院長、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4月29日指出,在信息化、全球化的今天,如何推動考古學與博物館學的融合發展,更好服務社會、造福人民,已成為考古文博領域的重要課題,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

由中國歷史研究院主辦、中國歷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和中國考古博物館承辦的“首屆新時代考古學與博物館學融合發展學術研討會”4月29日在北京開幕,陳星燦在開幕式上致辭時作上述表示。

他說,考古學與博物館學作為兩門緊密相關的學科,一直以來都在各自的領域里深耕細作,為人類文明的研究與傳承作出卓越的貢獻。

考古學和博物館學的融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不僅促進考古學綜合研究闡釋工作,還加強考古成果與公眾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推動文化遺產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進程。同時,深入開展多學科融合發展,加強學術研究和學科建設,引導打破學科壁壘,還將進一步發揮考古學和博物館學在增強文化自信、傳承中華文明方面的重要作用。

兼任殷墟博物館館長的陳星燦表示,考古學是根據古代人類通過各種活動遺留下的實物以研究人類古代社會歷史的一門科學,這一定義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一是指考古學研究所得的歷史知識;二是借以獲得這些知識的方法和技術;三是理論性的研究和解釋,用以論證古代社會歷史發展過程的規律。考古學作為獨立學科,有著學科建設和發展的自身規律與要求,也擔負著學科發展的使命。

博物館則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場所,是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一道橋梁。博物館致力于教育和文化傳播,在對考古材料進行解讀、利用和展示時,要充分認識到考古學科發展現狀,了解和把握最新考古成果,順應學科發展趨勢,打造科研創新平臺,促進多學科交流。

他透露,目前,中國考古遺址類博物館蓬勃發展,眾多博物館均致力于文物保護、研究和展示,向公眾傳遞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和獨特魅力。其中,中國考古博物館是中國歷史研究院下設的國家級專業考古類博物館,依托考古研究所幾十年田野發掘出土文物標本精品為主要展品,以“倉儲式陳列,沉浸式體驗”為展陳特色,是考古學與博物館學融合發展的典型代表。

考古研究所2023年度在全國各地共開展考古發掘和研究工作50多項,今后將繼續發揮該所優勢,實施好“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考古中國”等重大項目,做好中華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闡釋。“我們愿與大家一起,不斷豐富博物館的類型構成,突出博物館的文化創新功能,為中華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利用和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陳星燦說。

暫無留言:

留言內容: >>更多留言


本站藝術名家官網優惠搶駐中!

歡迎藝術名家注冊藝術家會員,開通自己的官網,上傳自己的佳作和內容。
QQ:271692909

《藝術家網絡大辭典》誠邀入編

《藝術家網絡大辭典》,可以刊登藝術名家生平簡介、代表作、目前市場行情、收藏潛力等
QQ:271692909

本站各省市代理商火熱加盟中!

要求:人品好,熱愛藝術事業,有一定的藝術圈人脈、懂經營管理的創業型人才優先。
QQ:271692909

推薦名家

朱浩云

蘇金成

敖日力格

魏謙

吳厚信

夏洪林

宋建文

鐘文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廣告服務| 招聘服務| 投稿須知| 友情鏈接| 版權聲明| 網站調查| 證書信息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