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江南韻,書畫連中新。近日,一場來自杭州的帶著江南韻味的書畫藝術展,在被稱為“東方十字路口”的新加坡順利啟幕,展覽地點在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來自中新雙方的共六十余位嘉賓到場慶祝展覽開幕。

5月21日,我自杭州來:中國書畫邀請展在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順利開幕
我自杭州來:中國書畫邀請展旨在以筆墨為橋,慶祝中新建交35周年,促進兩地的文化藝術交流。5月21日也是浙江大學成立128周年的校慶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舉辦展覽,可謂是意義非凡!

展覽由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主辦,由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新加坡國立大學杭州校友會支持。開幕當天,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文化參贊秦文、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兼旅游辦事處主任孔媛、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院長趙豐、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教授薛龍春、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客座教授兼新加坡前國會議員楊木光、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中文校友會會長何秀琴、新加坡美術總會會長李小文、策展人費曉琳等重要嘉賓均出席現場,特別邀請了薛龍春教授進行作品導覽,開幕儀式由蘇佳瑩女士主持。
本次展覽以“我自杭州來”為題,旨在將杭州的書畫藝術通過較高水平的展覽呈現給全球觀眾。策展人不僅希望以藝術之名,構建文化交流的平臺,將杭州的山水靈秀、人文積淀,連同藝術家們的思考與創造,帶到新加坡,促進兩國的文化交流;也是希望站在“東方十字路口”向全球國家發出訊息:“我自杭州來”將作為一個藝術品牌帶著中國書畫藝術走向全球,未來將走進更多國家進行藝術巡展,向世界展示中國的藝術魅力。

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兼旅游辦事處主任孔媛 致辭

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院長趙豐 致辭

策展人費曉琳 致辭

特邀導覽: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薛龍春教授
在開幕當天的下午,特邀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薛龍春教授進行題為“王鐸的書寫表演”的講座分享,由新加坡國立大學文學及社會科學學院中文系林立副教授主持,新加坡藝術屆嘉賓列席講座。薛教授從書寫情境的角度,對王鐸的書寫場合、觀眾、互動與作品形式進行了極為生動地解讀,引發了聽眾的諸多思考,講座結束后的現場討論也氛圍熱烈。


講座現場
江南藝韻,筆墨傳音。以藝術為媒介,“我自杭州來:中國書畫邀請展”期待與更多的新加坡文化藝術從業者、愛好者產生更深層次的文化交流和思想共鳴。
展覽持續至6月5日,入場免費,歡迎前往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觀展!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作為中國書畫藝術的江南重鎮,杭州有可詩可畫的西湖和其周圍的群山,整個山水城市的地理格局也孕育了杭州濃郁的人文氣氛,不但滋養著本地的文化藝術,也吸引著來自四面八方的文人墨客,到杭州留下游蹤, 或者長居下來,千百年來,莫不如此,他們為杭州構建了精致優雅的藝術傳統。 進入數字時代的杭州,在根植傳承和發展當代中國書畫藝術方面,也有著自己的 獨立思考和創新作為。

童中燾
茶香嫩試雨余杯
紙本設色,國畫
83.5cm×50cm
2013年

卓鶴君
秦觀《點絳唇·桃源》“醉漾輕舟”詞意
紙本設色,國畫
143cm×37cm
2020年
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傳承馬一浮、潘天壽等大師的文脈,深耕藝術研究與創作,使得本次展覽不僅呈現藝術作品,更通過學術視角,詮釋書畫背后的文化基因。展覽精選了與杭州這個城市息息相關的中國當代重要的書畫名家,為觀眾呈現他們近期的精品力作。匯聚8位藝術家、學者的33幅作品,題材扎根江南文化,既有傳統山水花鳥的雋永意境,亦見現代水墨的先鋒探索,通過書畫藝術,搭建中新文化交流的橋梁,展現東方美學的深邃魅力。

白謙慎
清風近水聯
紙本水墨、書法
118cm×22.5cm×2
2024年

白謙慎
杜甫《登高》
紙本水墨、書法
136cm×34cm
2025年
參展藝術家包括浙江大學白謙慎、薛龍春、吳強、陸尚等學者,以及童中燾、卓鶴君、鮑賢倫、虞仲韋等杭州書畫屆的名家。他們的作品被國內外知名藝術機構收藏,展現了中國書畫藝術的高水準與廣泛影響力。他們有的在高校深耕教學數十載,一邊研習古法,一邊將時代精神注入筆墨,他們筆下的山水,既是對“師古而不泥古”的踐行,更是將祖國山河化作胸中丘壑的詩意表達;有的投身學術研究與文化遺產保護,卻始終保持著對筆墨的熱愛,在案頭揮毫間延續著先賢“修身養性”的文人精神。可以說,每一幅作品都是對杭州千年書畫傳統的深情回望,更是對傳統藝術在現代社會如何煥發新生的思考與回答。

薛龍春
蘇軾《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紙本水墨、書法
137.5cm×68.5cm
2024年

薛龍春
陸游詞二首
紙本水墨、書法
26.5cm×137.5cm
2024年

吳強
花氣松香聯
紙本水墨、書法
135cm×18cm×2
2024年

虞仲韋
冷泉聽水圖
紙本水墨、國畫
21.5cm×43.5cm
2022年

陸尚
山寺秋光
紙本水墨、國畫
100cm×50cm
2022年




白謙慎教授撰寫的展覽前言
自晉室南遷之后,位于杭嘉湖平原的杭州,逐步成為江南一個重要的文化城市。美麗的自然環境,濃郁的人文氣氛,不但滋養著本地的文化藝術,也吸引著四面八方的文人墨客,在這里留下游蹤,或長居于此,共同構建精致優雅的藝術傳統。二十世紀以來,杭州更成為現代藝術教育的中心。
由于地理原因,杭州的藝術不但與浙江省內的各市縣息息相聯,與毗鄰的江蘇、安徽、上海、福建也頗有因緣,而這些地區素來是文人藝術的中心。參加此次展覽的諸位藝術家目前都在杭州生活、工作,究其淵源,則分別來自浙江和上述鄰省地區。
參展的藝術家們或長期在高校從事中國畫的教學與創作,師古而不泥古,將大好河山化作胸中丘壑;或致力于學術研究與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在著書立說之余,像先賢那樣臨池揮毫,陶冶性靈。通過與筆墨的親近,他們共同賡續著這座城市悠久的書畫傳統,并思考它們在現代社會的積極意義。

展覽基本信息
主辦單位: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
支持單位: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新加坡國立大學杭州校友會
展覽時間:2025年5月21日至6月5日(周一及公共假期日閉館)
開幕式:2025年5月21日 10:30-12:00
展覽地點: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二層展廳
展覽工作組
展覽顧問:李介一
策展人:費曉琳
策展助理:黃利紅、費曉萌、姚可紅
空間設計:李金芳
平面設計:桂凡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