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關心藝術品收藏的同時,可能會有個疑問:到底多少身家的人才適合搞收藏?
其實許多人對此是有憧憬同時很識趣的,有的人你送給他藝術品,他都不會感興趣,嫌沒地方擺呢。那么,白領行不行?已經有了房產甚至擺脫了房奴身份的人行不行?面對著大眾媒體對收藏的高度關注,全民收藏熱情被逐漸點燃。
就我接觸的藏家來看,大多數人衣著樸素,生活并不講究,跟媒體上大肆渲染的住豪宅、出入名車所謂大藏家完全不同,個別人還有點邋遢相。
真正的藏家是被藏品害的。他們總是對心儀的藏品垂涎欲滴、魂不守舍,寧愿節衣縮食,也要從牙縫里剩出錢來,所以真正藏家的老婆們常說的一句話是“跟你的藏品過去吧!”藏界總結得好:搞收藏等于吸毒。
那么,到底什么樣身家的人才合適步入藏界,而不至于日常生活被藏品折磨呢?多位藝術經紀人給出的答案非常接近:家庭總資產不低于1000萬元,年收入不少于五十萬,藏品價值占家庭總資產的比例,極限不能超過百分之十。這么一算,都市大小白領幾乎都被踢出了收藏隊伍,至少得是金領以上的人士才有資格。
同時,大劇院畫廊的顧詠塘經理又說了一個概念:必須是有計劃、持續買進藝術品的人,才能算作藏家或者收藏愛好者。其實,收藏門檻高并非壞事,至少避免了許多人不恰當的收藏致富心理。對于普通人想搞收藏,我常說一句話:假如你的某件藏品突然被估值上億,你怎么辦?你吃得好睡得好嗎?財富暴增引起的家庭關系驟然緊張,你能對付嗎?
所以,盡管全民收藏熱難以遏制,但我還是想提醒,藝術品收藏對普通大眾來說十分奢侈,沒有一定身價、沒有超越財富的健康理念,最好不要下水。否則,難免給自己找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