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兩條平行線,互不相交,遙遙相望;曾經,藝術的歸藝術,資本的歸資本;今天,時代的傳奇被徹底改變了:藝術煥發出了資本的光輝,資本有了藝術的氣質和味道……
初戀時我們懂得愛情
在21世紀全球發展趨勢愈加多元與細分化的今天,藝術與資本這兩個不同的領域之間連接也表現得更加巧妙與緊密。藝術越來越需要通過資本而體現出價值,并得到有力保障;資本也越來越需要通過藝術而得到陶冶,并兼具藝術的思想。
藝術與資本是非常良性的共生關系,藝術吸引資本,可以使藝術體現更廣闊的價值與市場前景;資本注入藝術,可以讓資本實現最大保障的增值。
2008年和2009年,金融危機讓全球資本經歷了巨大風暴,觸底之后隨之而來的即是復蘇,國際藝術品市場雖然也經歷了滔天巨浪,但危機帶來了另一種機遇———危機中的資本肯定會進行反思!而藝術品市場在金融風暴中所表現出的堅挺與后期增長無疑讓人矚目。
按中國現有GDP總量計算,2009年中國藝術品投資的總交易還不到0.1%的額度,而這個結果離正常數字還有提高30倍的空間。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增長空間,在未來經濟發展中藝術品投資的比例將會大幅提高,藝術品投資市場依然是非常黃金的產業,資本必然重新評估自己的投放與走勢。
虎年到來了,現今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存在著眾多障礙與問題,但發展的欲望和沖動已將虎年脹得滿滿的。
藝術與資本,正進入美好的初戀期。
相交、相知、相愛
藝術的多重價值越來越得到認可。一個社會崇尚藝術,能很大程度地加速文明進程,提升一個國家的軟實力和民族的文化信心。資本本身具有強大的創造力和尋求增值的本能,很多新興的產業被資本推向市場乃至占據主流,就能充分體現資本的發掘性和創造力。盡管藝術作品本身是感性的,但資本在分析一個感性作品的時候卻充滿著理性。資本與藝術的相交、相知甚至相愛,已經是不可阻擋的潮流。
資本介入藝術生產當然是喜悅的事情,因為介入同時也在加速市場良性循環。市場肯定會有更多的資本介入,從而帶動民眾的消費資金也來參與。參與的人多了,資本的狂妄就會消減,理性和規律就會凸現。藝術市場是市場經濟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投機和炒作等不成熟行為完全可以讓市場自身來完成淘汰和凈化。
著名藝術批評家、四川美院教授、碩士生導師牟群認為:“在傳統思維里,明明知道資本對藝術的重要作用,但還是硬生生地把它們分成兩個截然不同的領域來思考,我們就是要肯定資本在藝術領域中的重要性,也讓資本明白藝術對它發展和擴張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