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于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切實防范金融風險的決定》公布后,一些交易所開始自查自糾。天津文交所首創的份額拆分交易方式及“類證券化”的交易規則,均被明確叫停,包括文化藝術品、期酒、茶葉、油畫等交易所面臨整頓。
在眾多交易所門類中,文化藝術品交易所此次受影響最大。去年年底,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中心采用藝術品份額拆分交易,將藝術品分拆成每份一元,從而大大降低了藝術品的投資門檻,使得買賣藝術品像股票一樣容易。天津文交所還借鑒了股市的集中競價等交易方式,使藝術品交易具有了投機炒作的空間。今年1月26日,“黃河咆嘯”和“燕塞秋”兩只品種首次登陸天津文交所,在隨后30個交易日里,它們被不斷刷新著漲幅紀錄直到3月17日被突然停牌,這兩只品種的價格已分別達每份17.16元和每份17.07元,雙雙暴漲超過17倍。以3月16日的收盤價計算,市值則分別高達1.03億元和8535萬元,這樣的市值已經刷新了中國書畫市場的交易紀錄。在如此賺錢效應下,眾多投資者開戶進場。
在短短不到10個月間,天津的模式被不斷復制,形成了北京漢唐文交所、山東泰山文交所、鄭州文交所、湖南聯合利國文交所、昆明元盛文交所等以份額化交易為模式的文交所。甚至連大蒜、藥品、人參果、紅辣椒、絲綢……這些耳熟能詳的產品都變成為金融衍生品的標的物。而它們所采用的交易方式多為份額拆分交易及“類證券化”的規則。
漢唐藝術品交易所執行董事鄭惠文認為,一個藝術品增值的年收益在20%~30%已經很不錯了,而這些“藝術品股票”當天上市動輒漲幅超過100%實際上是有問題的,這不是藝術品本身的價格,而是人為炒作。
事實上,天津文交所的做法早已引起質疑。今年二季度以來,天津文交所先前暴漲數十倍的交易品種泡沫破裂,行情掉頭向下,連續暴跌,引起了投資者的極大不滿。隨著國務院《決定》出臺,文交所交易規則面臨推倒重來。上周,天津文交所的20個交易品種中,除《浩浩不息》停牌,《翡翠龍璧》漲1.94%外,其余18個品種均告跌。泰山文交所受到《決定》的影響,3個份額化產品出現連續的大幅下跌,其中“黃永玉01”和“吳冠中02”連續兩天跌停。來自上海的徐女士告訴記者,國務院的文件也算是對泰山文交所違法行為給予了認定,如今200多人的泰山文交所投資者維權QQ群已經建立。徐女士稱,她投入近90萬元的資金,如今僅剩下20萬元。“幾乎沒有賺錢的,在二級市場購買"黃永玉01"、"吳冠中01"和"吳冠中02"的都在虧損。”
北京工商大學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季鑄表示,目前很多所謂的交易所在事實上扮演了“做市商”的角色,靠收取傭金及交易費用盈利。它們在制定交易規則時,只考慮到吸引更多人來參與交易,甚至不惜放任投機客進場,以致一些交易品種的身價被炒到明顯脫離實際的高度。清理和規范交易所,不僅可以保護投資人的利益,也有利于交易所自身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