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日,“漁人節——陳春妃個展”在證大藝術超超市拉開序幕,展出了藝術家2007至2008年近20張作品。展覽的主題緣于開幕式安排在四月一日。“漁人節”是為“愚人節”的諧音。“愚人”一詞,多少讓人想到戲弄、玩笑、搞怪、狂想,其實繪畫豈不就是一種謊言?但是藝術是真實的,藝術關心的是美和人的心靈,而作品就是作品本身。
展覽展出的了藝術家從2007年至2008年創作的《飛魚》系列作品。這些作品反映了藝術家外表樂觀而內心悲觀的個性,在他很多作品里都可看到這樣的狀態。從《婚禮》中可以看出藝術家個人對理想主義愛情的渴望。鳥與魚彼此相愛相知,但因為生活方式的不同,只能彼此相望。這詩意般的愛情不能在一起多少讓人有些感傷。但作為一個理想主義者,當然想給魚與鳥一個婚禮,用陳春妃的話來說,“這樣我的心就踏實快樂了”。
“飛魚”一詞,本身就是一組矛盾體,魚的一生似乎不可能如鳥般飛翔,誠然藝術家始終未終止渴望的一種飛翔狀態,哪怕這種狀態是粗野的,只要能像大鵬鳥一樣騰空飛躍,即使付出生命也值得。當然,這種狀態不僅是形式,而是個人在那個階段觀看世界的角度。
作為一個畫者在生活中,藝術家這樣描述,“生活常常把我放逐在一種中間狀態,拉扯與傾軋,把你的肉體與靈魂捆綁,且懸掛或倒立。藝術需要生活的源泉,藝術更需要潛意識的作用,但作品不是潛意識。藝術是什么?把藝術框在一定的藩籬之中去解說,無疑排除了藝術的另外一些本質,也許還把一些更精髓的東西拒之門外,愈說愈不清楚。在這,我只希望我的作品能帶給所有人快樂。
展覽將持續至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