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王宏崢人體油畫作品。
畫家王宏崢人體油畫作品。
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28日訊(記者 董慶森) 近幾年,隨著物質生活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精神生活也日益豐富,加之股票市場投資熱點轉移,許多資金流向藝術品市場。投資古董或購買現、當代藝術品已成為一種時尚,引領著投資熱潮。
隨著藝術品市場不斷升溫,許多藝術作品的市場價格也水漲船高,在給藝術家帶來回報的同時,一些以往被忽略的問題也隨之暴露。
最近,北京著名油畫家王宏崢就遭遇了模特巨額索賠,案件一審判決畫家敗訴,并賠償原告人民幣50萬元。此事在業內引起了廣泛關注,畫家本人在國內一家著名論壇上發表了題為《畫家與模特之爭——一個油畫家的自白》,講述了事情經過,他的遭遇引起了網友熱議。
據王宏崢自述,事情源于3年前創作系列作品《塵》時選擇的一位模特。
2007年初,《塵》系列創作構思在王宏崢頭腦中形成,他選擇了“女人、魚、燃燒的蠟燭”作為這一系列繪畫語言的載體,是想借以刻畫美麗圣潔的靈魂,表達人無論地位尊卑、身處順境逆境,但只要有一顆純潔善良的心,就是一個真正幸福的人。
在深思熟慮后,王宏崢開始通過朋友、模特公司等渠道挑選創作所需參照的人物模特,并同時挑選出3個模特作為這一系列作品的參照原型。王宏崢說,作為有償服務,他在支付雙方共同協商的報酬后拍攝了一些模特的照片,一切均出于雙方的自愿、認同,并各得所需。
經過一年多的潛心創作,2009年初,其《塵》系列作品應邀參加了在北京中華世紀壇舉辦的“第九畫派”首屆油畫作品展。畫作得到許多業內外人事的認可、媒體的廣泛關注。展覽結束后,作品通過網絡、雜志等媒介被轉載、發表。
王宏崢說,當時,盡管畫家得到了業內人士的認可和廣泛贊譽,但作品的市場價值并不高。為了表達對自己生活幫助很大的臺灣籍畫商,他將多幅畫作贈于對方,自己并未從中獲利。
幾年后,王宏崢的作品得到了社會各界更廣泛認可,其市場價值大幅提升。他說,當時創作《塵》系列作品時的一位模特張某(化名)找到了他。張某注意到了媒體上的宣傳,發現此時王宏崢出名了,認為王宏崢在創作時參照了自己,她對王宏崢作品具有貢獻,要求給予模特費之外的再次回報,并開出10萬元的價碼。
此事遭到了王宏崢的拒絕。他告訴模特張某:作為朋友,假如你現在遇到困難,我可以幫助你,但現在你這種方式我不贊同。于是,模特張某便以侵犯肖像權為由,將王宏崢告上了法庭。記者未能聯系到主審法官和原告張某,未能對其進行采訪。
對于這一問題的看法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觀點認為,在繪畫藝術創作中,模特是藝術家創作過程中個人對美好事物想象的參照,是畫家進行再創作的藝術成果,不同于照片、不同于簡單復制。一幅成功的繪畫作品中,可能融入可多個模特的特征。畫家根據創作需要和所要表達的主題,將多個模特的形與神,按照個人主觀意識加以取舍,繪畫的創作中更融入了和畫家個人的喜好。因此,才會有各個畫派、各個風格的畫作出現。畫家涉及肖像權的問題不成立。有觀點認為,如果當初雙方簽訂了協議,雙方都按合同辦事,哪會有如今這些麻煩事?,F在回想起來,一紙合同真是抵萬金!
針對類似事件,記者電話采訪了幾位藝術界權威人士。
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張曉凌認為,“藝術作品來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藝術家的繪畫作品經過了畫家的二次創作,融入了畫家的對生活的感悟與思考。藝術作品中的人物有其生活原型,但與活生生的人有本質區別。”他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希望工程攝影作品大眼睛的小女孩給無數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果說照片中的小女孩也對攝影家侵犯肖像權提出賠償要求,那么所有的藝術創作就無法進行了。張曉凌還表示,“由于畫家在事前支付了模特費,畫家與模特之間就形成了契約關系。因而,繪畫作品可以進行展出或通過媒體進行傳播。”
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創作中心秘書長陶宏說,“首先,我個人認為藝術家的繪畫作品與攝影家拍攝的照片是有區別的。一幅肖像畫融入了畫家的再創作,對原有形象進行了藝術概括與提升。如果肖像畫判侵權,許多畫家筆下的陜北農民也都有理由進行維權,那就會導致畫家無法進行創作。第二,對于裸體模特來說,一旦當初同意拍攝照片,并收取了模特費,那就表示模特本人愿意為藝術獻身,畫家根據其形象創作的作品也有充分理由進行公開展覽或報道。第三,目前社會上對畫家群體的關注度不夠,希望能從保護藝術發展,保護藝術家的角度,給與他們更多的支持。”
王宏崢說,“這起官司太牽扯精力,導致自己目前無法專心創作。我只想本本份份畫好我的畫、搞好我的創作,因為來北京之初臺灣朋友生活上幫了我很多忙,送他幾副自己認為不錯的作品是出于感激之情,自己并未從中獲利,談何侵犯肖像權,再說哪個畫家會去請一個50萬的模特,是不是每一個經過努力成功的畫家都要為自己曾經經歷過的模特分一杯羹呢?;再者,原告及一審法官僅憑臺灣一網站上的消息就做為對我的索賠依據,而且在取證過程中對我造成很大的影響,我對一審判決不服。”
目前,已經提請二審。原告、被告雙方一定會在二審法庭上據理力爭,我們相信法院會做出公正的判決。類似的畫家與模特的糾紛并不鮮見,如何盡量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首先,出于保護畫家創作積極性的目的,藝術界應積極健全相關機制,為畫家創作提供良好環境,畫家協會和一些社會組織應制定相關細則,積極鼓勵藝術家在創作時與模特簽訂協議,列明雙方的責任與義務,將約定俗成的不成文說法,以合同形式明確;同時,畫家也不能一味埋頭創作,也應抬起頭來,學習一些法律知識,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避免類似王宏崢遇到的“天價模特費”再次發生。
其次,模特行業也應更加規范。跳出本案看,目前,我國模特行業亂象叢生,有些人為了追逐眼前利益,不息違法犯罪。少數人以學習攝影為名,通過網絡等方式,聚集一些動機不純人,進行人體攝影。他們拍攝的照片毫無美感不說,往往還不堪入目。而活動的組織者,更是借此機會撈上一筆。這種毫無意義的人體攝影,是犯罪滋生的溫床,帶壞了一大批追求新奇的年輕人,造成了很壞的社會影響。同時,人體攝影的主角——模特的權益更得不到保障。由于是私下組織的拍攝,這些活動往往躲躲藏藏,更何談攝影者與模特之間的保密協議。模特是一個吃“青春飯”的行業,只有行業更加規范,才會有更多的人投身這個行業,為畫家提供更多的創作靈感,形成兩者之間的良性互動。
據記者了解,王宏崢現為中國名家藝術研究院油畫院副院長。他長期關注中國新寫實油畫發展,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創作風格,其畫作在業內頗有名氣。其作品《郁金香》入選第十屆全國美展,《塵》之系列參加“北京油畫學會油畫展”、“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當代油畫學術邀請展”,《蝶夢之萌》參加上海世博會中國藝術周,作品多次在《中國油畫》《北京油畫》《美術觀察》等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部分作品被國內外藝術機構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