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電視數字專業頻道《收藏天下》經典與創新欄目2011年8月連續播出電視專題片:《當代油畫家吳銀杉專訪》。專題片介紹了吳銀杉的油畫作品、素描作品,以及創作道路和藝術特色。
吳銀杉藝術分為三個方面,西北題材黃土系列、西藏系列題材以及近些年在油畫材料形式語言方面的探索。吳銀杉在片中闡述了自己的創作經歷和藝術感悟。在接受采訪介紹自己的創作時,他強調了多年深入西北農村進行素描與油畫寫生的體會,認為西北農村環境獨特、風情淳樸、農民形象粗獷、結實、強烈、非常入畫;老年人結構鮮明、布滿皺紋、飽經風霜,更能找到某種純粹的藝術語言。關于素描,吳銀杉認為素描里最重要的是人的精神的把握,人的性格的表現。人的精神往往折射的是時代的精神,社會的世態,是他所處環境的生存狀態。應該把每個人的個性特征表現好,把人的內在性格外化為某種藝術形態。在片中,吳銀杉介紹了自己的作品《脊背》《昌盛街東五巷》《聊》《神曲》《等待》《陌生人》等的創作靈感的來源與創作過程。專題片最后介紹了吳銀杉近些年在繪畫形式語言及油畫肌理、材質方面的探索成果。
中國油畫學會副主席、著名油畫家聞立鵬接受采訪時充分肯定了吳銀杉長期堅持下鄉寫生的創作態度,認為他是在帶著感情下鄉,每次去農村都要住上一、兩個月的時間,與農民交朋友,關注農民的生存狀態。這種方式不同于“走馬觀花”式的下鄉采風,因此他能夠創作出有一定深度的作品。聞立鵬還對吳銀杉在油畫創作中的研究與探索給與肯定,指出:“他這些年在摸索和創作中國油畫學派方面的路子是對的,很注重藝術本體語言的追求。”油畫是外來的,“他在思考如何變成中國的語言,他的手法是寫實的語言,但不是如實描寫那么簡單。”
吳銀杉的研究生導師、著名油畫家張重慶教授在接受采訪時認為吳銀杉是一位樸實,很有責任感、使命感的畫家;對吳銀杉長期深入農村生活給與充分的肯定。張重慶還對吳銀杉的油畫作品做了很細致深入的專業性分析和評介。
電視片播出后,頗受好評,各方反應熱烈。該片長度2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