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藝術網訊(鐘文 報道):2013年10月24日,備受矚目的“首批藝術家入駐中國國家畫院國展美術中心”新聞發布會在中國國家畫院國展美術中心隆重舉行,首批集體入駐的22位頂級藝術家均來自中國國家畫院。此次發布不僅標志著中國國家畫院國展美術中心作為國家級的藝術航母正式啟航,同時也意味著由該中心潛心打造的、面向藝術界的一系列專業創新服務正式進入運營階段。
迎合大勢所趨 鎖定高端突破
隨著日前“蘇富比拍賣進入亞洲40周年晚間拍賣”槌聲落定,當代藝術家曾梵志的最大尺幅油畫《最后的晚餐》以1.8044億港元(約合1.424億元人民幣)成為首件價值過億元的亞洲當代藝術品,再次將海內外對中國藝術品的追捧推至高潮。有業內人士稱,這不僅是曾梵志最高的成交紀錄,“也創了國際間中國當代藝術有史以來最高的市場成交價位。”這標志著中國當代藝術已進入“億元時代”是數據事實,不容爭辯。
同時,根據英國藝術市場聯合會(BAMF)發布的最新報告,中國的藝術品交易額已占到了全球市場的23%,僅次于美國(34%),但高于英國(22%)。而國內經濟的持續發展也推漲了國人在藝術品投資方面的熱情。早在2007年,中國民生銀行便在《藝術品銀行業務發展研究報告》中指出:“國內高收入階層中有超過20%的人群有收藏習慣……至少每年800億元資金在理論上是可以用于投資藝術品的。”

首批22位入駐藝術家及國展美術中心領導合影

現場重頭戲——灌墨儀式(從左至右中國國際展覽集團常務副總裁徐強、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張江舟、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曾來德、新華社國家金融信息中心執行副總經理/中國金融臺臺長李健、俊安(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劉國政)
中國文化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這也與國家戰略政策的全力扶持是分不開的。早在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上便曾提出:“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黨的十八大報告又從“五位一體”的高度將文化建設擺在了核心位置,特別是把文化產業作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為國內藝術市場的繁榮發展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也必將極大地推動由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國夢”的完美實現。
在當前文化發展空前繁盛、藝術品產業日益壯大的大背景下,中國國家畫院國展美術中心可謂應運而生。作為中國國家畫院面向未來的戰略布局,國展美術中心的成立不僅迎合了國家文化產業建設的戰略需求,更順應了當代藝術市場蓬勃的發展趨勢,因此得到了整個產業以及社會各界的熱切關注和傾力支持。
自創建伊始,國展美術中心便以高起點的平臺、高規格的硬件以及定位高端的服務作為發展基礎和宗旨。在平臺的搭建方面,由“國家級藝術殿堂”中國國家畫院、國內最富展覽經驗的中國國際展覽中心以及香港俊安集團強強聯手,共同打造出國內藝術界的“超級航母”;在硬件設施上,美術中心一期擁有12500平方米的藝術展示空間、52間大師工作室以及2個大型展廳,無疑是當下國內最高規格的藝術鑒賞平臺;而在高端服務上,國展美術中心也建立了一系列創新性的服務保障,為整個行業樹立起全新的標桿。
匯聚藝術大家 搭建國際平臺
此次入駐活動再度將中國國家畫院國展美術中心推上了行業的巔峰。
首批集體入駐的藝術家包括袁運甫、張道興、于志學、劉勃舒、李寶林、張桂銘、郭怡孮、張祖英、吳山明、謝志高、姜寶林、江明賢、卓鶴君、裘緝木、方駿、蔡超、尼瑪澤仁、龔文楨、龍瑞、王孟奇、李庚、許欽松等22位,均是來自中國國家畫院的藝術大家,哪一位都堪稱是獨當一面的畫壇翹楚。他們的作品更是代表著中國當代美術的最高水平,具備很高的學術地位和難以估量的市場潛質。而中國國家畫院國展美術中心目前展示、收藏近千幅作品也均為國家畫院旗下藝術家們的嘔心之作,其中更是不乏被收藏界熱捧的經典。將如此眾多的藝術家及其佳作匯聚一堂,這在中國當代藝術史上可謂開創先河,頗具里程碑意義。

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張江舟先生為發布會致辭

中國國家畫院國展美術中心總裁彭駿雄先生致辭
有了眾多藝術家的鼎力加盟,如何建立起一個真正具備國際標準的藝術平臺,便成為擺在中國國家畫院國展美術中心面前最迫切的問題。對此,中心的經營團隊已經給出了令人眼前一亮的答案。據中國國家畫院國展美術中心總裁彭駿雄介紹,在展示和鑒賞的基礎上,中心進一步創新了服務形式,為入駐的藝術家們提供了從創作、展示、交流到投資收藏的全方位服務。除了功能豐富的獨立工作室,國展美術中心還為每位藝術家提供了包括經紀、策展、版權管理、投資服務以及推廣等在內的完整服務團隊,并提供住宿、餐飲、休閑、會務、健康、商務、交通等衍生服務。不僅為藝術家們營造出了一個可以潛心創作、隨意交流的完美外在環境,同時也解除了他們創作之外的后顧之憂。
其次,針對當下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中普遍存在的諸如贗品泛濫、價值判定難、缺乏流通性等問題,中國國家畫院國展美術中心嘗試探索行之有效的應對措施,建立起了嚴格、高效、規范的投資保障機制,為投資人和收藏家提供了從“防偽保真”、“作品保值”再到“作品流通”的系列專業服務。據彭總介紹,國展美術中心所銷售的作品均為入駐藝術家親自創作、交付,實現“源頭保真”;與國家畫院共同成立藝術委員會,為每一幅作品給予合理定價;國展美術中心還會提供專業的防偽證書和防偽銷售證書,實現“防偽保真”;提供多種“退出機制”,并與銀行戰略合作,推出獨創的藝術品保值銷售模式,投資者到國展美術中心購買藝術品時,即可由中心出具對應編號的防偽證書,規避投資者進入藝術品投資市場的風險問題。這一系列舉措不僅有助于推動國內藝術品交易市場的規范化、秩序化,而且能徹底解決藝術家與投資收藏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不透明,充分實現各方利益的最大化。
新華社國家金融信息中心還將在國展美術中心設立高端藝術品交易數據采集基地,對藝術家和藝術品進行信息采集、評估分析及客觀指數發布,共同規范和引領藝術品市場有序發展,發揮對藝術品市場的綜合影響力。
打造全生態鏈 緩解市場亂象
對于中國國家畫院國展美術中心來說,此次入駐儀式只是大幕拉開的一角,由其精心布局并積極實施的一條包括中國藝術品市場從創作、交流到投資收藏的完整生態鏈正在浮出水面。正如中國國家畫院楊曉陽院長所提到的:“中國國家畫院國展美術中心不僅將成為中國最好的藝術家服務平臺,也會成為規范和引導藝術市場走向的藝術示范區。”
在這條長長的生態鏈上,藝術家和收藏者只不過是它的兩端,之間需要的溝通相當復雜。一直以來,藝術品市場上的亂象多是由于這條生態鏈的不透明、不完善而造成的,這使得藝術家與佳作難以獲得應有的價值,更令海內外投資者望而卻步。國展美術中心的全面啟動將有助于扭轉國內藝術品投資市場浮躁浮夸、各行其道的現狀,有助于傳播正確的藝術品投資理念,重塑藝術品市場的信用體系,并使之成為藝術家與市場之間堅實的橋梁。
據悉,國展美術中心隨后將舉辦一系列延展性展覽和活動。這其中包括藝術家聯展、藝術家個展、高端品鑒會、學術座談會、藝術家及媒體沙龍、年度評選盛典等。如此密集和高質量的展覽活動和高端藝術家服務項目勢必會引爆多個中國當代藝術事件,并由此成為中國藝術群體產生靈感和奇跡的一塊沃土。
彭總表示,國展美術中心在未來將被打造成為國內最知名的藝術創作中心、藝術展覽中心、藝術鑒賞中心、藝術品交易中心以及藝術前沿信息發布中心。“從今天起,中國國家畫院國展美術中心——這艘國家級的藝術航母將正式啟航!”
來源: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