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你還沒有意識到,中國(太原)國際古玩藝術博覽會正在一步步朝“中國內地No.1”的方向邁進。在這個展會上,所展出的頂級藝術品之多、之真,所邀請到的專家級別之高、范圍之廣,都是國內目前其他古玩博覽會所無法比擬的。
8000萬元的鎮會之寶
只要你稍加注意就會發現,在我市一些主要街道上立著的古玩藝術博覽會的廣告牌上,印有一個青花瓷瓶。這個叫做青花龍紋天球瓶的重器,高60厘米,乾隆年間由著名的督窯官唐英督制,估價超過8000萬元。
其實在此前的新聞發布會或協調會上,主辦方香港翟氏投資有限公司的董事長翟建民,已經不止一次推介過這件寶貝,“這是件孤品,保存如此完好的目前在全球發現的僅此一件。”
香港翟氏投資有限公司的策劃人郝茜茜說:“這件天球瓶曾經三易其主,每次都讓主人無比珍愛。”
天球瓶最早出現在20年前美國的一次拍賣會上,當時被一個華裔美國人以80多萬元的價格拍到。直到2005年,因為遇到經濟上困難,其主人將這件藝術品放到了香港拍賣會,很快又被以近2000萬元的價格拍走。過了沒多久,第二任主人同樣因為金融危機的影響,需要出售天球瓶。這時,瓶子的第三任主人出現了。說來也巧,此人曾在2005年那次拍賣會上見過這件天球瓶,煞是喜愛,但終因當時初次涉足收藏,尚無眼力和勇氣以2000萬元價格收入。不過盡管錯過了那次機會,但此人之后1年一直關注這件寶貝的去向。2006年一得知消息,便煩請翟建民從中協調,最終遂愿。
也正因此,才同意將此重器放于此次古玩博覽會展出,并與翟建民約定:此件器物乃“非賣品”,只供觀者欣賞。
16件家具,運費超過20萬元
去年成功舉辦第一屆古玩博覽會的意義至少有一點:打動更多的歐美知名收藏家參展。
比如,今年你可以在家具專項展看到一件“紫檀拼硬木雕花卉紋鑲云石書桌”便得益于此。當然你還需要知道的是,在這個專項里,連同這個書桌在內,你所看到的16件家具都來自同一個加拿大的收藏家,叫做Jackhoward。其實去年,翟建民曾邀請他參展,但他只聽說過陜西,沒有來過甚至不曾聽過山西,所以并未同意來并參展。但因去年博覽會影響力之大,終于被打動,要求參加今年第二屆的展會。
此次展出的16件家具,是先從美國運到香港,再運到太原。這個路途,僅路費一項就花去20多萬元,這還不算保金。
八國聯軍帶走的連蓋梅瓶
有一種瓷器,形象點兒描述的話,大約就是底兒小、肚兒大,口兒也小。也因為口兒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到一個好聽的名字:梅瓶。
展會上,你可以看到一個清雍正的斗彩花卉紋梅瓶,這是一件來自法國的藏品。這個瓶子之所以珍貴,不在其余,而在它是連蓋的,也就是說它是帶有蓋子的。這非常難得。因為類似這樣的瓶子,八國聯軍入侵時都被洗劫一空,因為帶著不方便,所以大部分器物的蓋子都不知所終。
此外還有不少曾經的宮廷器物彌足珍貴。比如一件清乾隆的白玉雙筒花插,當時制作了一對,現在另一件在故宮博物院,另一件就在此次展會上現身。這件器物估價過千萬元。
再比如一件清乾隆“雞骨白”玉御題詩插屏。將新玉以火燒之,遂成雞骨白色,一般有瑕疵的白玉會經如此處理。這個插屏背后,有乾隆的題詩,據說乾隆很少在燒過的雞骨白玉上題詩,這也足可見乾隆帝對這件器物的喜愛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