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飆撰并書《甲午一百二十年祭》書法展覽,于6月28日上午十時在北京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開幕。
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文聯主席孫家正,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趙實,中國文聯原黨組書記胡振民,海峽兩岸關系協會原會長陳云林,中央統戰部原常務副部長朱維群,新聞出版總署原署長柳斌杰,國務院三峽辦原主任蒲海清,周坤仁上將;中央統戰部副部長林智敏,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黨組書記齊鳴秋,河北省人大副主任宋恩華,中央統戰部原副部長樓志豪,全國政協原副秘書長張道誠,司法部原副部長岳宣義,李殿仁中將,賈文先中將,軍事博物館館長孔令義少將、政委孟世強少將;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肖東升,河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武鴻儒;中國書協主席張海,中國書協顧問李鐸、佟韋、劉藝、旭宇、謝云,中國書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陳洪武,中國書協副主席申萬勝、吳善璋、王家新,中國書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曹建明、潘文海,中華海外聯誼會秘書長鄭剛淼,中華海外聯誼會副秘書長許光任、傅鐵生,科技日報總編輯劉亞東,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秘書長丁奎淞,中國書協中直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白煦,和平世界書畫院副院長劉紹斌等領導出席了開幕式。
今年8月1日,是中日甲午戰爭正式宣戰120年的日子。當年的戰爭以中國的慘敗告終,把中華民族推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120年來,中國人從來沒有忘記過這次戰爭。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為了為總結歷史、啟示后來、銘記歷史教訓,也為激勵人們實現偉大中國夢的熱情,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張飆同志搜集和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從浩瀚的史料中梳理出“國恥民辱、將士忠魂、君臣官民、思維文化”四個角度,用兩個月時間,寫成一萬九千字的長文《甲午120年祭》,全文刊登于1月28日《科技日報》。文章既謳歌在甲午戰爭中英勇殉國的烈士,也沉痛反思為什么會“大敗于小”、“多敗于少”、“強敗于弱”、“師敗于生”;并比較了影響戰爭勝負的當時中日兩國的當權人物的作為和兩國不同的思維文化。文章發表后,引起了強烈反響?!缎氯A文摘》第七期詳細摘轉了文章。解放軍出版社于6月出版了《甲午120年祭》一書。
接著,從今年春節到五一,張飆同志又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把他的文章用書法形式表現出來。其中長卷142條,長72米,高2.4米。另外還有220余件作品,是一個較大規模的展覽。
中國書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陳洪武同志受中國文聯黨組書記趙實同志及主辦單位的委托,代表中國文聯、中國書協、中華海外聯誼會和《科技日報》,向張飆先生致以最誠摯的祝賀,并致辭。
陳洪武說,甲午戰爭是中華民族近代史上不可忘卻的傷痛與屈辱。在過去的一百多年的時間里,中國的仁人志士都對這場給中國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眾多方面帶來巨大沖擊的戰爭進行反思。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為了更好地總結歷史、啟迪未來,激勵人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不懈奮斗,張飆先生在搜集和查閱了大量的歷史資料的基礎上,圍繞“國恥民辱”、“將士忠魂”、“君臣官民”、“思維文化”四個層面,奮筆寫下了《甲午120年祭》長文。文章發表之后,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新華文摘》全文轉發,解放軍出版社出版了單行本。張飆先生在此基礎上,以一個書法家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擔當的精神,在三個多月的時間內,將近兩萬字的長文創作成書法作品。這些書法作品情感真摯,氣韻生動,大氣磅礴。他將豐富的情感化入書法的點線之中,或澎湃如海濤,或纏綿如溪流,或頓挫如群山,洋溢著一種陽剛、雄強、正大的氣象。這些形式多樣的書法作品充分展現了歷史的厚重與深刻,傳遞出了張飆先生對國家、對民族的深切熱愛。
陳洪武說,張飆先生是當代書壇一位很有影響力的書法家。他長期踐行“文以載道”的書法理念,主張書法家要寫自己的詩文,要做到“我手寫我口”,筆墨當隨時代,提倡書法家要用書法藝術來弘揚時代主旋律,傳遞正能量。他先后舉辦了《先給母親的歌·歌頌祖國詩詞書法展》、《愛我中華·愛我西藏》、“辛亥革命人物賦”等書法展,受到各界好評。而這次以政治歷史題材為切入的文與書相結合的展覽,正是張飆先生的有一次積極嘗試。我們相信,在甲午戰爭120周年之際,張飆先生這一展覽,在文學與書法雙重折射出的滄桑的歷史感中,給我們以啟示和教育。
張飆先生家鄉河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武鴻儒同志代表中共河北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艾文禮在開幕式上講話。全國政協原副主席、宋慶齡基金會會長胡啟立……等單位和個人共發來300多份祝賀,由中國書協中直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白煦先生宣讀了部分祝賀。
展覽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中華海外聯誼會教科文衛體委員會、科技日報主辦;中國書法家協會中直分會、和平世界書畫院承辦;得到了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的支持。
展覽6月28日開始,7月6日結束。
據悉,展覽還將赴威海市巡展。
張飆簡介
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中國書法家協會中直分會會長。
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第四屆駐會副主席、分黨組書記,評審委員會主任、發展委員會主任。
曾任中國文聯第六屆、第七屆全委委員。
曾任中國青年報副總編輯、科技日報總編輯、中國藝術報社長;高級記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曾任中國記協常務理事,中國記協報紙版面編輯分會會長,中國教育記者協會副主席。
首次書法個展《藝術無限科技無限·張飆題贈兩院院士詩詞書法展》于2007 年5 月起在北京( 中國美術館)、青島、昆明、成都、西安、唐山舉行。共展出101 件作品,內容為張飆所撰題贈101 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的詩詞。
第二次書法個展《獻給母親的歌·張飆書歌頌祖國詩詞書法展》于2009 年9 月起在北京(軍事博物館)、石家莊、寧波等地舉行。內容全部為張飆自己創作的歌頌祖國的詩詞。
第三次書法個展《愛我中華、愛我西藏》于2011 年8 月在拉薩舉行,這是中國書法家首次在拉薩辦的個人書法展,內容為張飆創作的反映西藏60 年來巨大變化的詩詞。
第四次書法個展《辛亥革命人物賦》于2012 年5 月在北京全國政協禮堂舉行,2012 年11 月在臺北國父紀念館舉行。內容為張飆創作的近9000 字的長賦。
六幅書法作品受邀于分別搭載神舟6 號、神舟7 號、神舟9 號、神舟10 號載人飛船遨游太空。
60 年代起學書學畫。油畫作品入展1974 年成都市美展。
曾獲“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首屆郭沫若文學獎”。 獲“首屆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稱號。六次獲中國新聞獎。發表大量小說、報告文學、紀實文學、詩詞、散文、電影劇本、科學幻想小說等,已出版十本著作。所著反映中學生生活的小說被改編成電視連續劇,獲“飛天獎”三等獎。主編了《新時期記者自選叢書》、《記者·文化·時代》叢書和《我們是太陽叢書》叢書。
2002 年被國家環??偩制笧?ldquo;中國環境使者”。
現任社會職務有: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副會長,中國紀實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華海外聯誼會常務理事,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理事,海峽兩岸關系協會書畫分會常務理事,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理事,中國日本友好協會理事,中國報告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國際交流中心理事;北京林業大學國學院專家委員會主任等。
現任軍地書畫研究院院長、當代名典書畫院院長、和平世界書畫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