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嶺南畫院、御方可堂共同主辦的“庚寅六人國畫巡展”定于2010年8月12日至22日期間在嶺南美術館6號展廳展出。
潮人歷來有習畫的風氣,近現代曾經涌現一大批飲譽海內外的大畫家。這種風氣代代相傳,綿延至今。十多年來,汕頭市已連續舉辦了三屆全國美術大展。該地區已經形成一支力量雄厚的美術勁旅,而參與本次巡展的許川如、詹偉明、余樹澤、陳再殿、方聲濤、劉清華便是這支勁旅的六員大將。
許川如,版畫家,曾為版畫之鄉澄海作過重要貢獻,后來轉攻國畫。其國畫作品卻沒有留下版畫的痕跡,并在設色方面吸取了水彩畫的澤亮通透,近年來更融入工筆國畫的重染,亦工亦意,畫面功夫做得充足。
詹偉明早年師從于著名畫家王蘭若,深受海派著重品學修養、個性鮮明風格的影響。近年來他畫技突飛猛進,用筆大膽潑辣,無論花草鳥獸,運筆瀟灑暢快,用墨重厚積,筆中有墨韻,墨中有筆趣,氣韻生動大器。
余樹澤筆墨嚴謹講究,線條優美,流暢舒展,揮灑自如,大有嶺南畫派著重寫生,講究章法,不落俗套,色彩絢麗的風貌。
陳再殿畫過近萬幅連環畫,筆頭功夫自然了得。他的前期作品,包括《木蘭詩》在內的古裝人物,把李伯安的線墨功夫溶化得天衣無縫。多年來,他不斷求變求新,近來又追求一種更簡潔更輕松略帶拙味的裝飾情趣,畫技更上一層樓。
方聲濤具備扎實的油畫功力,國畫是他的副業。他現場筆墨寫生的場景,造型準確,線條抑揚頓挫,筆墨濃淡有度,貼近生活,記錄真實,更符合國人的審美需求。
劉清華最年輕,在書法、水彩、攝影的專業基礎上轉攻水墨,自有其獨特的優勢。無論是他的荷花抑或山水,筆墨看似輕松隨意,行云流水,如夢如幻,卻經歷了一個很長的由精致到抒寫的磨煉過程。在他氣韻酣暢的大寫意中,控制了墨的濃淡干濕,層次豐富;而對細節的描寫,用筆勾勒圓轉,遲滯重濁,耐人尋味。
《圣朝各畫評》中寫到:識畫之訣,在于明六要而審六長。所謂六長者,粗鹵求筆一也;僻澀求才二也;細巧求力三也;狂怪求理四也;無墨求染五也;平畫求長六也。六要的氣、韻、思、暈、筆、墨,六員大將都已具備,而六長者似乎道出六位各自所長。
展示在我們面前的,既有山水畫,亦有花鳥畫和人物畫。閱讀藝術家的畫作,我們可以體會到,他們對于繪畫藝術有著真誠的信仰。也正是基于這種原動力,促使他們啟動在各地展出的巡回展覽,以使更多的觀眾了解粵東的藝術面貌。這也正是嶺南美術館展出“庚寅六人國畫巡回展”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