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國攝影藝術展覽經過公示后,因紀錄類作品修改原始影像等違規行為,已經取消了36幅(組)作品的入選資格。最近,金質收藏作品《明天的現實》作者侯謝侵權事件,再次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全國影展主辦單位中國攝影家協會負責人表示,為規范文藝評獎,維護全國影展的權威性、專業性和嚴肅性,中國攝協正在研究制定相關措施,加大處罰力度,對違反協會展覽和活動章程者,將根據情節,給予取消參評及入選資格、兩年以上直至終身“禁賽”的處罰。
這位負責人說,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數碼影像技術的發展,我國群眾性攝影文化空前的繁榮和發展,專業照相機的購買能力排在世界的第二位,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攝影大國。作為中國攝影家協會主辦的歷史最悠久、影響最大的全國性攝影展覽,全國影展雖無獎金獎品,卻在廣大攝影人心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次更是吸引了1.5萬余人次的18萬余幅作品參評。如此巨大規模的影展在我國是空前的,在世界重大展覽中也是絕無僅有的。大家希望通過這個權威專業的平臺來檢驗自己的攝影水準,推動攝影事業的繁榮,這種參與和熱情既是對全國影展品牌的信賴,也是對活動的支持。但從本次全國影展反映出來的問題乃至攝影界的整體情況來看,部分參評作品存在一定程度的違規行為,如用電腦軟件修改紀錄類作品原始影像從而違背真實性原則,還有像《明天的現實》這樣在著作權方面有問題的作品等。
針對近來攝影評選和展覽中違規現象呈增加趨勢,攝影界涉嫌剽竊、造假等行為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這位負責人分析,首先,攝影已成為最為普及的藝術形式之一,越來越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更多的非職業攝影人參與,極大地繁榮了攝影事業并成為推動攝影藝術創作的重要力量。但部分攝影人對于專業及法律等方面的知識認知有限,難免出現問題。其次,許多參加評選和展覽等活動的攝影人法規意識淡漠,對相關征稿和評選規則閱讀不細,沒有認真分析自己的作品是否完全符合要求,盲目選送參評,也容易造成違規。再次,極個別攝影人急功近利,想通過投機取巧的方式獲得榮譽。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在廣大攝影人中進行行業規范和職業道德方面的教育,進行法律和相關業務知識的學習,在普及的基礎上提高攝影人的整體水平,由攝影大國向攝影強國邁進,是當前和今后的一項長期任務。
這位負責人表示,社會各界和新聞媒體對展覽的監督是對攝影事業發展的有力支持。即將出臺的“禁賽”制度,將對其他影展影賽的規則制定起到積極的示范作用,主辦單位也將進一步規范和完善評選機制,共同推動中國攝影事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