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鄭州文化藝術品交易所宣告恢復交易,此舉引發各界關注。屆時,恢復交易之后,鄭州文交所將能更好地保護投資者利益,回歸良性健康運轉軌道。
2011年以前,鄭州文化藝術品交易所作為新生事物,處于野蠻生長階段,國家要求對文化產權交易和藝術品交易加強管理。2012年,河南省政府在《關于征求批設鄭州文化藝術品交易所意見的函》中明確指出,“鄭州文交所清理整頓工作已完成。”“鑒于鄭州文交所的設立和經營對于推動河南文化產業市場繁榮發展,實現文化與金融的對接起到積極作用,河南擬保留鄭州文交所。”
自2011年末至2012年,全國范圍的文交所整頓期結束以后,各地文交所已陸續恢復運行,作為文化大省的河南對此長期保持謹慎。后經過多方努力,2016年新年伊始,鄭州文交所恢復交易。這將對各方均是一條利好消息。
鄭州文交所創始人王迪介紹:“恢復交易方能更好地保護投資者利益,方能有利于善后問題的解決。”接下來的交易中,創設了四大類交易品種:一是文化藝術品現貨,二是文化企業股權,三是文化產業未來收益權,四是知識產權。鄭州文交所將全力以赴保證交易平穩運行,讓河南豐厚的文化資源最大程度獲得市場的響應。
記者在鄭州文交所了解到,南京文交所、湖南文交所等后起之秀近年迅速發展。據公開數字,南京文交所郵幣卡交易中心2013年成交額為5.5億元;2014年即達到550億元;而2015年1-11月,累計成交額已達6713億。沉淀到南京文交所的保證金據估算已達700億元,上交利稅上億元。作為文化與資本對接的新興市場,文交所發展業態備受各界矚目。
此次恢復,鄭州文交所得到中國建設銀行河南省分行參股支持,并與原投資人達成意向。國內多位文化名人、中國建設銀行 、中國交通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代表出席啟動儀式。
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會長、亞洲博愛基金會執行會長、中國輿情戰略研究中心主任耿瑩發電致賀,并委托亞洲博愛基金會創會會長馬億里代她親臨致辭。
其他相關關于鄭州文交所報道:
2014年來源澎湃的報道:
向鄭州文交所討債未果 投資者把河南金融辦“占領”了
投資者在金融辦的走廊里支起了帳篷。
投資者聚集在河南省金融辦的辦公室里。
搭帳篷、打地鋪、把椅子拼起來當床……從12月1日起,幾十名索賬3年未果的鄭州文交所投資者,“占領”了河南省金融辦資本市場處的辦公室。
“鄭州文交所現在沒了,我們只能找河南省金融辦。”12月6日,這些投資者表示,如果還拿不回投資,他們將繼續住下去。
鄭州文交所法定代表人王迪拒絕了澎湃新聞的采訪。在電話中,河南省金融辦負責人對澎湃新聞說,省里已經成立綜合工作組,正開會研究詳細處理方案,以盡早幫投資者拿回投資。
“我們是被逼的沒辦法了”
3年前,各地文交所相繼推出藝術品份額化產品,迅速吸收大量資金,但很快被叫停。時至今日,鄭州文交所依然拖欠著9000萬元尚未歸還投資者。
“占領”河南省金融辦的幾十名投資者,只是眾多投資者中很小一部分。
12月5日下午,河南省金融辦資本市場處的辦公室里,堆著大量行李、包裹,20多名投資者在辦公室里和工作人員交涉。
來自北京、67歲的謝大爺說,他是替女兒和女婿來的,因為女兒和女婿都是“上班族”,過來的話需要請假。
“辦公室太小,住不下。我每晚就睡在過道,鋪個薄毯,蓋張薄被子。”謝大爺指著過道說,有的投資者搭帳篷,還有的將椅子拼起來,就是一張床。
“只要有一個人不走,我就奉陪到底。”謝大爺說,他5天沒洗澡了,準備找個洗浴中心洗個澡,換換內衣,繼續堅守。
來自深圳的一名投資者說,3年來,他多次請假到鄭州“討債”,時間、精力成本巨大。他當時投資的錢是借別人的,現在已經遭到逼債。
這些投資者來自全國各地,購買的藝術品份額少的幾十萬元,多的幾百萬元。他們表示,是在與鄭州文交所、河南省金融辦交涉多次、3年未果的情況下,才決定“占領”河南省金融辦,因此來鄭州的時候就帶著行李,“我們是被逼的沒辦法了。”
河南成立綜合工作組
投資者質疑,鄭州文交所法定代表人王迪在清理整頓文交所的時候,還造了一個洛陽龍門博物館,錢從哪里來的?
據今年4月媒體公開報道,王迪表示,經銀行評估,洛陽龍門博物館估價2.7億元,他希望獲得銀行貸款解決事件,或者用博物館部分股權先置換出1億元解決問題。
今年10月,王迪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說,鄭州文交所和龍門博物館沒有任何關系,博物館的建設早于文交所,他只是兩個機構的負責人,目前正在通過博物館“救局”。他將利用龍門博物館的政府返還款解決問題,期限是今年10月。
“但到現在沒有消息,我們才來鄭州。”投資者鄭先生說。
12月5日下午5點,澎湃新聞到河南省金融辦采訪,資本市場處工作人員拒絕接受采訪。
多名投資者說,12月5日晚7點30分,河南省金融辦負責人與他們見面。投資者提供的錄音顯示,該負責人說,省領導已經關注,并與相關部門開會研究,初步決定由河南省金融辦、省公檢法、洛陽市政府等部門組成綜合工作組,以盡早幫投資者拿回投資。
12月7日,在電話中,該負責人向澎湃新聞證實,省里已經成立綜合工作組,正開會研究詳細處理方案。
澎湃新聞致電鄭州文交所法定代表人王迪,電話被掛斷。向其發短信,其稱自己在開會。截止發稿,其未回復記者。
一份2013年2月28日的《投資人座談會會議紀要》顯示,鄭州文交所承諾,分別于2013年4月10日、2013年5月10日和5月底收購投資者持有的20%、20%、60%藝術品份額,但實際上這項回款安排最終打了水漂。
該會議由時任河南省金融辦資本市場處處長代表鄭州文交所專項工作組支持,105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投資者參與。會議紀要文件中,有工作組代表、投資人代表簽名,還蓋有鄭州文交所的章。
“一次又一次的希望,都破滅了,希望這次不再是夢。”多名投資者表示,他們已向河南省金融辦表達訴求,要求政府先行代賠投資本金、利息,以及因為追索產生的交通費、誤工費等。
背景資料:
“藝術品份額化產品”誕生于中國藝術品市場快速上升發展的2011年,這是一種將藝術品分成若干份額,投資者可以在交易平臺上像交易股票一樣買賣份額的藝術品投資方式。
天津、上海、深圳文交所成為最早開展此類交易的機構。在份額化產品誕生之初,警惕者已看出其存在缺乏法律規范、不具操作安全性以及違背藝術品交易規律等諸多問題。但是,在監管真空地帶以及一些人對藝術品投資過度的想象和利用中,不到一年,全國各地文交所和藝術品份額產品野蠻生長,大舉圈錢。
鄭州文交所就是其中一例。2011年4月,鄭州文交所開始推出藝術品份額化產品,通過面向全國市場發售,僅早期發行的六份產品(俗稱“老六樣”)總計認繳金額就達到2.064億元。
然而,隨著當年11月《國務院關于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切實防范金融風險的決定》發布,藝術品份額化交易被急踩了剎車并換擋至整改模式。2012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的實施意見》頒布,再次明確“不得將任何權益拆分為均等份額公開發行”等要求。9月,鄭州文交所宣布停止份額化產品交易,并公示接到整改的通知。
2012年12月,鄭州文交所發布公告,稱已協調第三方投資機構按照產品的原始發行價分批收購自然人投資者會員持有的權益產品,并在2013年3月底前完成全部收購。但是,直到2014年10月,多數投資者沒有拿回投資。據稱,目前有200多名投資者等待退款,涉及金額約9000萬元。
更令投資者無法接受的是,在近3年對文交所的清理整頓和調查中,無論是河南省金融辦,還是涉事的交通銀行、廣發銀行,甚至鄭州文交所,始終未向投資者交代兩項基本信息。其一,每一個份額化產品對應的藝術作品的實際持有人是誰?其二,叫停份額交易卻無法清退資金,那么上億元資金究竟流去何方?
因此,投資者認為,鄭州文交所法定代表人王迪是多件藝術品的原持有人,他通過發行份額化產品圈錢上億元后,將資金非法挪用到其開發經營的位于洛陽的龍門博物館,所以自然沒有余錢退還投資者的投資款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