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黃敏《風景,風景的》個展將于秀瓷當代畫廊展出,胡赳赳和王春辰分別出任該展的策展人和學術主持。作品全貌由3幅各長達16米的巨幅畫作構成,畫面由傳統中國山水和58個人物組成,且畫中人物比例與真人相近,與畫中58個人物共觀景使得展出氛圍極具生動性和感染力。

作品《風景,風景的》
該展是黃敏創作生涯中里程碑式的標志性作品,三張長近五十米的巨制畫作是她歷時200余天獨自完成。畫面用一種全景卻又是微觀景觀的方式,將中國古山水和當下眾生相并置在一個構圖之上,畫面前景為寫實人物,背景為傳統古山水,延續了黃敏一直以來的創作風格。同時,普通大眾仍是她關注的創作對象:伏著行李的挑山工、沉睡的村民、在外打工返鄉的農民、觀景的游客……他們與遠處的中國古山水構成了作品的多義性:視點的多層次決定了觀者在與畫中人一起觀賞風景時,也同時窺見到了畫中人的內心風景,這種風景是由普羅大眾的日常性制造的,既帶有社會、時代、生存面臨的境遇種種信息量,也帶有人性中所具有的閑懶、狡黠、悲苦、憐憫、咧笑等等特征,最后,與中國文人意蘊的風景形成沖突、對比和互相觀照。
策展人胡赳赳認為,“黃敏用平視眼光作畫的立場和情懷是區別于其他藝術家的不同之處”,普通大眾是她所要描繪的對象,把發生在不同時期,相同情景的人和事放到了一起,人物背景變成了傳統山水。“她雖然運用中西結合的畫法但形成自己的風格,并未跟隨市場洪流,風景與人物自然融合,并不是匠心而為之”。同時,秀瓷畫廊負責人Michael Schultz贊賞黃敏的創作形式并非跟隨現今的批判性主題,而是選擇回歸社會,回歸現實,從日常生活中尋找創作的靈感。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卞之琳的《斷章》與黃敏有著類似的巧合,只不過看風景的人是在畫框外透視畫面中58人的內心世界。該展延續至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