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燎原簡歷
葛燎原,四川江安人,研究生學歷。現任四川省政協常委,四川省美術家協會理事,宜賓市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宜賓市文聯名譽主席,宜賓學院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客座教授。
其油畫風景寫生作品在《中國畫家報》、《中華文化畫報》、《中國書畫報》、《中外名流書畫家》、《寫生作品系列叢書·油畫卷》、《世界知識畫報》等刊物上發表或刊發專頁。
2006年10月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出版了個人作品集《葛燎原色彩風景寫生作品集》。
2008年9月,四川省美術家協會、成都畫院為其舉辦了《鄉情——葛燎原生態寫生畫展》。
2009年10月,美國南卡州哥倫比亞市為其舉辦了《宜賓市長畫宜賓》個人畫展。
2011年9月底,寫生作品《李莊羊街》、《五月山鄉》參展委內瑞拉波利瓦爾共和國舉辦的《中國當代油畫藝術展》。
2012年9月,四川美術家協會、陳逸飛藝術基金會在上海為其舉辦了《川南放歌•大美情懷——葛燎原油畫風景寫生作品展》。
為家鄉山水畫歷史
——葛燎原先生繪畫作品之我見
作者;曾德宏(宜賓學院教授)
葛燎原先生的油畫作品,我在宜賓美術館見過。那是五六個志同道合的畫家,堅持每個周末到鄉村野外寫生的一個階段性成果展示。當時,我有一個觀念性的東西在腦海里閃現:這是宜賓美術史上一個畫家群落風格的集體展示,它是否預示著一個畫派的誕生?我繼續大膽地設想,戎州畫派正在悄然孕育,并將在不久的將來向世人昭示它的誕生和崛起。

《佛門春曉》(65×80cm)

《古鎮小巷》(60×80cm)

《冬閑》(65×80cm)
在近鄰的樂山有嘉州畫派,內江有大風堂,而我宜賓獨沒有一個畫派,這在歷史文化名城,真是一件不好交代的事情。畫家僅靠單打獨斗闖天下,在藝術上走出一條成功的路子,固然值得欽佩。但是,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種成功算不得真正的成功。而一個畫派的產生和崛起,卻可以凝聚畫家的集體智慧,以畫家的群體優勢,形成群體合力,打造出具有鮮明特色的地域畫風。葛燎原先生和他的同道們,正在做這樣一件在將來將顯示出里程碑意義的事情。一個畫家具有一種超前的畫風意識,無疑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一個畫家具有領袖的魅力并且帶領一幫畫家去塑造一種地域畫風,這就不僅僅表現了藝術家的一種無私奉獻精神,更表現出一種對歷史負責任的擔當精神。我衷心地希望見證葛燎原先生和他的同道們所開創的戎州畫派的孕育、誕生、形成、發展與崛起。

《李莊羊街》(60×80cm)

《金秋》(65×80cm)

《備耕時節》(60×80cm)

《柿子熟了》(60×80cm)
從后來他在上海舉辦的個人油畫展覽所出版的《川南放歌——葛燎原油畫風景寫生作品集》來看,他在悄然地向外界推出他的美麗的家鄉宜賓。對家鄉的熱愛之情,熔鑄在畫家的骨髓里。用繪畫的形式來向世人展示美麗的宜賓風物,比起其他文學樣式來說,他的直觀、鮮明、真切等等因素都要顯得更為充分。我曾經在宜賓美術館欣賞到葛燎原先生的作品時,寫過一句話:“用畫筆為家鄉山水寫歷史。”在昨天、今天的寫生油畫中,葛燎原先生正是用自己手中的畫筆,沉著、厚重地寫下宜賓風物當初的風貌,將來,時過境遷、不斷變化著的城市、鄉村回頭看來,或許可以更深沉地感受到畫家當初的深情。日新月異的城鄉建設,地形地勢地貌都在發生著很大的變化。為家鄉風物留下昨天的倩影,正是葛燎原先生和他的同道們今天不露聲色的工作。在這個用畫筆給家鄉宜賓寫歷史的工程中,葛燎原先生傾注了他對于家鄉最樸素的情感、最本真的情趣、最原始的熱愛。

《川南無冬》(60×80cm)

《冬水田》(65×80cm)

《幽靜農舍》(65×80cm)

《土墻屋與芭蕉樹》(60×80cm)
幾年前,“葛燎原•鄉情——生態寫生畫展”在成都畫院隆重推出,他說:“我的畫是從內心深處靈感中獲得創作源泉,是我對家鄉飽含熾熱情懷,用手中的筆,描繪家鄉的山山水水,記錄家鄉的發展變化,為父老鄉親展示他們對家鄉的熱愛和對故土的眷戀。”這應該是畫家心聲的本真流露。

《冬天的山野》(65×80cm)

《田壟》(65×80cm)

《一池春水》(65×80cm)

《初秋印象》(65×80cm)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法國畫家莫奈的海景油畫《日出•印象》的展出,宣告了一個新的畫派的存在,它就是人們津津樂道的印象派。印象派畫家的作品具有以光和色彩作為認識世界的中心、客觀再現個人的瞬間視覺印象、強調繪畫的審美功能的三大特點。這個畫派在西畫技法上所取得的成功,對于后來的從事西畫的畫家們具有很大的影響。有職業的美術評論家敏銳地看到了葛燎原先生繪畫作品中技法上對于印象派的借鑒,稱其畫作“讓我們看到了現代風景寫生畫所具有的獨特魅力”,真是一語中的的評說。

《老宅逢春》(60×80cm)

《深秋芭蕉更青翠》(65×80cm)

《川南四月》(65×80cm)

《春光爛漫》(65×80cm)
在技術層面上,葛燎原先生大膽用筆,果敢潑辣,絕不拖泥帶水。用色清新明快,變化萬端。謀篇構思,有大局氣象。在《川南放歌》里的作品,絕大多數在篇幅上都不算大,橫豎都在一米之內,但是作品給人一種很大氣很豪放很寬博的視覺沖擊力。畫家的功夫和才情,在不大的空間里釋放出來,給了觀眾一個很大的世界。

《綠染紅巖》(60×80cm)

《冬日湖畔》(60×80cm)

《山之歌》(65×80cm)

《沉醉春風》(60×80cm)
同葛燎原先生的人生態度一樣,他的繪畫作品里透露出一種陽光、生機、活力、高雅的氣質。他的作品里,光影效果明顯表達出作者對于世界的積極認知,即便是比較冷色一點的作品,也同樣表露出向上的正能量。所有的猥瑣、陰霾、消極、丑惡等等,都在他的畫筆下蕩然無存。他的《江之頭——宜賓》描繪的是秋天的景色,但不似文人秋愁的意境,而是暖色,陽光的,充滿著希望的。《備耕時節》,似乎在昭示農人,春天來了,萬物復蘇,暖色的光亮世界,應該是播種的季節了。《菜花香溢古宴州》,霧斷遠山,山腳下是密密麻麻的村鎮,近處的大片田園,是金黃的菜花,這是一幅地地道道的川南農家風物圖。無論是描繪自然風景,如《靜靜的雙龍湖》等,還是描寫人文景觀的《金沙水拍》、《石城山》、《戎城古墻》等,都有一種積極的浪漫主義的情愫,讓欣賞者從中感受到一種亢奮、鼓舞、蓬勃的力量。

《春滿山野》(60×80cm)

《沉醉春風》(60×80cm)

《壩上秋韻》(65×80cm)

《冬日的寧靜》(60×8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