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畫院楊曉陽工作室國家藝術基金國家美術發展專題創研班作品展
主辦單位:中國國家畫院
國家藝術基金
承辦單位:百嘉文化藝術傳媒機構
展覽地址:中國政協文史館(太平橋大街 23 號)
開幕時間:2017 年8 月22 日 下午3:00
導 師:楊曉陽
執行導師:劉永杰
參展畫家:丁密金 王學輝 陳風新 吳 昊
陳聯喜 李望平 周士鋼 顧 平
何二民 曹寶泉 姜怡翔 尚 可
李 寬 王興華 曾迎春 張立奎
呂書峰 李曉柱 劉浪濤 郭子良
黃慶安 魏廣君 劉西潔 王曉銀
李振良 張 禾 毛 娜 周一新
葉 華 李連志 盧 冰 巫衛東
喬宜男 譚崇正 朱盡暉 李宏鈞
郭 茜 王 平 侯曉春 張 立
武小川 王伯勛 杜道偉 劉軍利
陳慶華 楊 藩
前 言
器道並重 一人一品
文 / 楊曉陽
教學的問題主要是教師問題,教師的根本立足點是關鍵,文化自信與世界眼光,藝術精神與教學體系,(實踐與理論)以及教學方法與教學重點和因材施教是使整個教學過程及結果能否達到“器道并重,一人一品”的重要環節。國家藝術基金“國家美術發展專題創研班”是在原工作室的基礎上申請得到支持并進行的一次集中教學嘗試,使得原工作室的教學理念進一步集中提升。
我在該班的教學過程用八個概念來闡述我的系統:
一、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易經天地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二、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二元(陰陽)合一的中庸之道;
三、中華民族的藝術精神:大美為真的寫意精神;
四、中國美術的三個功能:(敘事)記錄、(教化)審美、(創新)創造;
五、中國美術的五種境界:形、神、道、教、無(五字);
六、中國美術當代轉型的五個特征(五化):
1. 題材模糊化;2. 主題多義化;3. 章法多維化;4. 造型意象化;5. 用筆書法化;
七、中國藝術家的畫外功夫:至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八、我的教學理念:器道并重,一人一品;
這八個概念整體循序漸進,但過程中更加重視因材施教。由于全國大量“取長補短”班已有基礎,因而本班采取“揚長避短”,即把別的班的“加法”變為“減法”,發現每個人的獨特性、 不重復性加以培養、 鼓勵, 形成特點, 提醒每個人清理當下流行的共性 (大家戲稱“歸零”),以便重新開始,收到一些效果,這個班要結業了,展示出來,以乞方家批評指正,是為序。
歡迎大家,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