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在线app/日本韩国在线观看/91亚洲人/全视频

用名戶 密  碼 會員注冊 | 忘記密碼
·本站首頁 ·加入收藏 設為主頁

藝術家網絡大辭典

古代卷
  • 姓名:
  • 朝代:
  • 省份:
現代卷
  • 姓名:
  • 類別:
  • 省份:
本站 > 名家 > 書法家 >書法名家訪談> 正文

朱浩云:康生憑啥叫板郭沫若和齊白石

來源: 中國國家藝術網   2020/2/4   作者:朱浩云   地點:北京

提起康生(1898—1975年)大凡“文革”過來人并不陌生,他是中國現代政壇尤其是文革叱咤風云的政治人物,也是頗有爭議的政治家。

但是,政治上的評價不是我所要評述的,我所感興趣和要探究的是康生的學識、書畫藝術及市場,尤其是康生書法敢于叫板郭沫若(1892—1978年),繪畫敢于叫板齊白石(1864—1957年)。他曾曰“用腳夾著棍兒寫都比郭沫若寫得好”。康生對自己的繪畫功底也很自負,在他看來齊白石的花鳥草蟲屬于雕蟲小技,因而有意在作畫時署名“魯赤水”以應對“齊白石”,意在表明自己與齊不差上下,并駕齊驅。而后人對康生清高狂傲、不把郭沫若和齊白石放在眼里也有各種說法。那么,康生究竟憑啥敢叫板郭沫若和齊白石。在我看來,主要有以下三點:(圖1—3)

圖1.康生像(1898—1975年)

圖2.程甲本《紅樓夢》百二十回 紙本(2017年嘉德2403.5萬元成交,康生舊藏)

圖3.漢萊子侯刻石初拓本 立軸 (廣東崇正2016春拍2070萬元成交,康生舊藏)

首先是康生學識廣博,眼界很高。這主要來源于三個方面:一方面來自他的家庭。他出身于大地主家庭,生活富足優渥。康生從小在家里接受了5年私塾教育,還學會了刻圖章、繪畫、臨寫過不少真本真跡,也學習各家的詩詞歌賦,打下了堅實的國學基礎。1914年,康生進入由德國傳教士理查德·衛立姆創辦的青島禮賢中學讀書,這可算是上了“洋學堂”,不僅有科學、地理、德語等課程,還要學儒家經典四書五經,延續了他在私塾接受的傳統文化教育。那時,他還結識了當時住在青島的清朝遺老--宣統皇帝的老師陸潤庠及兩個山東狀元王壽彭、曹鴻勛和一個姓劉的探花,專心致志跟著這些名師大腕學了幾年,從而打下了深厚的文化、藝術底子。

另一方面來自他的經歷。康生1925年入黨,多次參與組織工人運動,后在上海搞地下工作。有趣的是,憑借書法造詣,康被當時海上聞人、上海中華總商會會長虞洽卿(1867—1945年)看上,做了虞洽卿私人秘書,要知道虞洽卿在民國上海絕對是個呼風喚雨、叱咤風云的人物,他不僅是民國寧波幫老大、江浙財團頭號大亨,而且是蔣介石、杜月笙的伯樂,上海租界工部局曾為表彰虞洽卿對上海的貢獻將西藏路命名為“虞洽卿路”,可見虞洽卿影響之大。當時與虞打交道的幾乎都是黨、政、軍、工、學、商等方方面面的頭面人物,每到虞的生日等重要節日,海上知名的文人墨客都會送來精心創作的書畫以示祝賀。康生跟著虞洽卿自然眼界大開,私下還秘密統管著上海的地下黨組織,搞得風生水起。康生去延安后,就一直在黨中央的高層工作,文革達到了政壇的頂峰。

還有一方面是來自于他的愛好。康生家境厚實,家有很多文物,受此熏陶,其愛好極為廣泛,詩詞、書法、繪畫、篆刻、戲曲、收藏、鑒賞乃至拉二胡等無所不涉,無所不精,他還會加工、雕刻硯臺。據王力介紹,康生在文革前就拿我國的最高工資,每月四百元,加上他夫人的工資,每月收入超過七百元。那時物價很低,文物價格也很低,康生常出國,不用自己花錢買衣服,加之生活儉樸,吃的簡單,所以他手頭總是很寬裕。另外,康生有一種怪思想,說存錢是骯臟的,他從不存錢,多余的錢全部用在購買文物上了。康生主要購買兩類文物:硯臺和善本書。從近幾年市場上看,除了康生的書法、繪畫、信札作品外,還釋出了不少康生的藏品。

如2015年廣東崇正上拍的《康生題法若真藏古拓散氏盤》,獲價155.25萬元;2016廣東崇上拍的《漢萊子侯刻石初拓本》立軸,成交價為2070萬元;2017年嘉德推出的程甲本《紅樓夢》(一百二十回),以高達2403.5萬元拍出;2018年廣東崇正推出的《仇英畫、文徵明書西廂記合冊(宣統三年影印本)康生舊藏并長題》,獲價80.5萬元……。這些藏品上幾乎都有康生真知灼見的題跋,既涉及國學、文學,也有戲曲、善本等,讓人驚嘆康生是一個才華橫溢、多才多藝之人。(圖4—6)

圖4.康生1963年《草書七言聯》(釋文:窗寒西泠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2017年匡時國際117.3萬元成交)

圖5.康生信封上的書法

圖6.康生1924年作 松 立軸 ,尺幅69×33厘米(2017年廣東崇正43.7萬元成交)

其次是功力深厚,個性鮮明。盡管康生涉足領域眾多,但我最欣賞的莫過于康生的書畫。他的書法屬于功力型的,有人說他寫字寫了一輩子,此話一點不假。康生從年少時就喜好臨帖寫字,以后做地下工作乃至晚年做黨和國家領導人時,閑暇時也是寫字。據悉,在延安時他騎快馬摔了一跤,損傷了腦神經。解放后,腦病發作。蘇聯專家給他治病的同時,他用頑強的毅力用蠅頭小楷抄寫西廂記,以集中精神有利于治病。一字一句,一連寫了十幾本,居然將腦病治好了。可以說,康生在書法上下過很深的功夫,擅長真草隸篆,尤精章草,而且能左右開弓。由于康生書法個性極強,因而有“康體”之美譽。

眾所周知,章草是漢魏之間出現的一種書體,至西晉,章草開始向今草演化;至唐,章草幾于絕跡:歷數百年至元代以后,才又復興章草,風格已大異于古人。而康生的章草可謂博采眾長,如果用以古為源、融古為己、化古為新來概括他的章草恐怕是再恰當不過了。解放后,最早的人大常委副委員長,商務印書館的老板,文物收藏家陳叔通(1876—1966年)在他一篇文章中說,當代中國有四大書家,是康生、郭沫若、齊燕銘、沈尹默,康生居四大家之首,這樣的評價并不夸張。

此外,康生書法還有一大特點是他的書寫題材大多是革命、勵志名句及毛澤東詩詞。康生繪畫屬于才氣型的,盡管題材不廣,所畫內容大多花卉、松樹之類,但創作講究以書入畫,筆法挺勁,似拙實工,生動而不張揚,剛直而不僵硬。他對顏色的處理很敏感、很到位,也很會營造朦朧的意境。從市場上看,2017年廣東崇正覓到了康生1924年作《松》 立軸 ,尺幅2平尺(69×33厘米),這是康生26歲時的作品,從畫面看,筆劃挺勁,結構嚴謹,功力非凡,看得出康生從小就習過繪畫。1966年當他看到此作時,康生自然很激動,欣然提筆題識:一九二四年,我與承骍同志同學于上海大學時作此圖,承骍保存至今不失且加裱褙。重睹舊跡,感忱何其,乃題數語以歸之,時一九六六年三月又客上海,魯赤水。鈐印:康生。此作最后以43.7萬元成交。

第三是格調高古,觀賞度高。康生無論是書法還是國畫格調高古,尤其是章草,上溯到了魏晉漢書,融匯一爐,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并有很強的藝術觀賞價值。不過,建國后,由于毛的緣故,康生處事非常謹慎,外人很少知道康生擅長書畫篆刻等藝術,只有與康生交往過的高干和藝術界人士了解他。

從存世的有關資料看,國內一些文博機構時有請康生題字題簽,如1961年《人民日報》創辦學術版,報頭“學術”二字即由康生題寫。最讓人欣賞的是1960年榮寶齋出版的《寶晉齋法帖》和1964年朝花出版社出版的《古巴諺語印譜》封面上的題簽,古意濃濃,別有意趣。1965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曹娥碑墨跡》也是康生題簽的,而且是模仿《曹娥碑》的風格,筆墨沉著、安靜,頗為耐看。還有當年《文物》《考古》《中國古代音樂史料概覽》的題字也是康生的手筆。才子田家英目下無塵,唯獨對康生青睞有加;一些有文化懂書畫的老干部也會向康生求字求畫,目前市場上露面的作品絕大多數是康生贈送友人的。尤值得一提的是:1961年10月上海朵云軒曾木板水印過康生的一件《墨菊》,可見文博機構對康生繪畫藝術的認可。(圖7—10)

圖7.康生題簽“古巴諺語印譜 ”

圖8.康生題簽 “寶晉齋法帖”

圖9.康生題簽“曹全碑墨跡”

圖10.1961年10月,上海朵云軒曾木板水印過康生的一件《墨菊》

從上可看出,康生在書畫上造詣很高,這也是他恃才傲物的底氣,更是他自信自負的資本。所以,康對于藝術界不少同仁是看不上眼的,尤其是對郭沫若和齊白石,不僅相互之間有較勁之舉,相互不服氣,而且用言語表達自己的不屑。如果今天將康生書法與郭沫若書法放在一起比較,我們不難發現,郭的字在康字面前就顯得媚俗疲軟、結構松散、內功不足,反而康生的優勢非常明顯,他真草隸篆包括甲骨文、鐘鼎文無所不精,這是郭無法相比的,若以兩位成就最高的行草為例,康生書作單個字看字字珠璣、蒼勁有力、入木三分,整體看瀟灑飄逸、協調舒服、金石味濃,不僅讓觀者一看便知是“康體”,而且視覺觀賞價值極高。像康生1964年贈李世昌的《草書毛澤東卜算子·詠梅詩》和《草書戰地花黃分外香》,可謂百看不厭,回味無窮。所以,書法往往對比才能比出品味,比出高下。

綜合看,康生在書法功底、個性、觀賞方面完勝郭沫若,當然,這并不是否定郭沫若的書藝,人們稱“郭體”本身就是對郭沫若書藝的肯定,特別是在書寫榜書上郭勝于康,像故宮博物院、榮寶齋、中國銀行等匾額都是郭沫若的杰作。

如果今天將康生繪畫與齊白石繪畫放在一起比較,我們也會發現,盡管康生繪畫有造詣,所畫荷花等作品可以說寥寥幾筆,墨少意多,直逼八大,這類題材作品與齊白石確實有得一拼,但他終究不是職業畫家,僅繪畫中花卉題材就無法與齊白石相比,所以,康生充其量只是一個繪畫票友,只不過是票友中的佼佼者。(圖11—17)

圖11.康生 1964年草書毛澤東卜算子·詠梅詩 鏡心,尺幅27×61厘米(邊跋者康生夫人曹軼歐,2015年翰海115萬元成交,2010年嘉德57.2萬元成交,贈李世昌)

圖12.康生《草書戰地黃花分外香》鏡心

圖13.郭沫若《行書五言聯》,尺幅351×70cm×2(2017年廣東崇正1725萬元成交,贈康生夫人曹軼歐)

圖14.康生左手書《篆書革命》 橫披,尺幅21.5×46.5cm(2015年廣東崇正414萬元成交,谷牧上款)

圖15.康生《章草》作品

圖16.魯赤水(康生筆名)1962年作《墨荷》立軸,尺幅116×53厘米(2016年廣東崇正506萬元成交)

圖17.齊白石《荷花圖》立軸,尺幅123.5×55.5厘米(1995年翰海30.8萬元成交,2011年保利1552.5萬元成交)

今天,隨著人們對康生書畫藝術認識的提高,喜愛康生書畫的藏家與日俱增,這也導致康生作品價格扶搖直上,2010年中國嘉德上拍康生1964年《草書毛澤東卜算子·詠梅詩》鏡心,尺幅不到1.5平尺(27×61厘米),結果以57.2萬元成交;時隔5年,也就是2015年北京翰海再推此作,獲價高達115萬元,5年價格翻了一倍。

2016年廣東崇正推出康1962年作《墨荷》立軸,約5平尺多,上拍后收到眾多藏家追逐,最后被一藏家以506萬元吃進,若每平尺計,高達百萬元。2015年廣東崇正上拍的康生左手書《篆書“革命”》橫披,尺幅不到1平尺(21.5×46.5cm),估價50—80萬元,這個估價已不低,沒有想到拍賣時仍就受到眾多藏家瘋搶,不少買家你爭我奪,互不相讓,最后被一藏家以高達414萬元收入囊中,轟動拍場。

從中可看出,康生作品盡管尺幅不大,但仍擋不住各路藏家對他作品的喜愛,也充分說明康生書畫的藝術魅力。所以,我堅信:未來康生的書畫、信札乃仍會走紅藏界和市場,并成為經久不衰的熱門品種。(圖18—26)

圖18.張三洗(康生筆名)《一塵不染》 立軸(2017年廣東崇正253萬元成交)

圖19.康生甲辰(1964)年左手作《 戒驕》 鏡片,尺幅45×89cm(2017年廣東崇正241.5萬元成交,康生為夫人曹軼歐作)

圖20.康生鍾鼎文四言對聯

圖21.康生 《草書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四言聯》(2009年保利98.5萬元成交,肖勁光上款)

圖22.康生批注《中國戲劇史》 三冊 (2014年北京傳世37.455萬元成交)

圖23.康生批注《 莎士比亞全集》 十一冊(2014年北京傳是59.65萬元成交)

圖24.康生1965年作章草書白居易《琵琶行》

圖25.康生《隸書解放》鏡心,尺幅78×29.5cm(2015年華藝國際101.2萬元成交,李世昌上款)

圖26.康生信札

朱浩云2020年2月1日寫于海上五棲齋

朱浩云簡介:

朱浩云是藝術和收藏市場分析人士。1961年5月出生于杭州,浙江紹興人,居住上海。筆名:好運、水天、一俊、曉波、正年等。現任民革中央畫院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央電視臺《書畫頻道》專家委員會委員,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古玩業商會理事,上海綜合開發研究院收藏文化研究所特約研究員,上海名家藝術研究協會理事,上海名家書畫院副院長,上海張大千研究會理事,四川張大千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雅昌藝術網等多家媒體專欄作者。2013年在《收藏》雜志舉辦收藏20周年慶典上榮獲“耕耘力大獎”。

暫無留言:

留言內容: >>更多留言


本站藝術名家官網優惠搶駐中!

歡迎藝術名家注冊藝術家會員,開通自己的官網,上傳自己的佳作和內容。
QQ:271692909

《藝術家網絡大辭典》誠邀入編

《藝術家網絡大辭典》,可以刊登藝術名家生平簡介、代表作、目前市場行情、收藏潛力等
QQ:271692909

本站各省市代理商火熱加盟中!

要求:人品好,熱愛藝術事業,有一定的藝術圈人脈、懂經營管理的創業型人才優先。
QQ:271692909

推薦名家

朱浩云

蘇金成

敖日力格

魏謙

吳厚信

夏洪林

宋建文

鐘文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廣告服務| 招聘服務| 投稿須知| 友情鏈接| 版權聲明| 網站調查| 證書信息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