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我特別喜歡西方的抽象風格作品,但是當時我身邊沒有人理解,甚至看作是一個笑話。我曾經畫過一幅亂線作品當時貼在我宿舍的墻上,沒有想到有一朋友偷偷地在邊上題了一行字叫作"鋼筆修好了"來打趣我。還有一幅類似潑彩的抽象作品,朋友們看不懂,有一天就都圍著,一個人說"我看懂了,這個地方有點象是麻雀,"大家善意哄鬧,我尷尬苦笑。沒有想到斗轉星移,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抽象藝術,你畫具像一點的東西他們都會看不起你,覺得你老土老舊,性冷淡,真是有意思。水墨抽象,過去有許多藝術家嘗試過,而且有許多成功的案例。我最近又試了一下,想到波洛克、德庫寧、趙無極、里希特等等抽象畫家,有點為難和糾結,因為水墨很難找到筆觸搖滾的勁爆感,也很難找到畫面的動作感覺,甚至很難找到一點新鮮的東西。水色落在宣紙上,立刻出現韻律,猶如慢動作般的詩意鏡頭。我想,這也許就是東方的感覺吧!那么我就索性將水色滴下淡淡地讓它暈開,將色彩的"味蕾"情感反應器打開,想甜一點溫暖一點就來一點朱沙,想苦一點深默一點就加一點黑墨,想脆一點輕松就加一點翠綠,想艷一點嫵媚一點就在加一點玫紅......再加入一點點像音樂一樣低奢的動感,再加入一些畫面的空間布局和結構調整,有時也會加入一個中文草書和篆刻......。就這樣,好像有了點東方詩人氣,好像會有點東方現代的感覺吧?"弈"系列"落子"系列"布局"系列"一目"系列"官子"系列"黑子"系列...借意圍棋術語為標題。不做、不裝、不模仿。《古蘭經》說"山不過來,我就過去。"嘗試,也許永遠是經驗的由來。
《布局系列之二》50×100cm
《布局系列之一》50×50cm
《官子一》210×45cm
繪畫在現代建筑中的應用,有時就是一塊什么顏色表情的選擇,室內設計的空間結構中,有時繪畫就是一種墻上風格感覺的裝飾需要,但是在依靠觀賞過程中體現價值的繪畫展覽中,繪畫的功能又有所不同,它需要提供出的信息能量更多更大。在人類美學思想發展意識上,繪畫又充滿了文明的精神性符號作用。繪畫本身它是無所謂具像、抽象、圖案裝飾設計風格、現代簡約時尚風格、傳統文化裝飾風格等等,它們只是人類歷史一步一步走過來所發現並創造出來并冠以叫"藝術"名詞的東西,每個時代認可某一風格和每一個時代的科學技術進步及哲學人文思想都有緊密的聯系。作為一個藝術家,他應該努力需要做的也許就是不斷地付出,不斷的創作出自己內心的作品出來,然后由歷史的手去選擇去擦抹。
《黑子之一》140×45cm
《黑子之二》140×45cm
上天設計了人,一堆蛋白質,然后又加入了脂類、糖類、礦物質、膳食纖維、維生素、碳水化物七類,從出生到死亡,人生幾十年,追逐著各種欲望。體驗著各自的酸甜苦辣,體驗著各有各的天賦和局限。隨著條件的聚合和消散而生滅,人類世界的生存意義也許就在于不同經緯度間循環的升降過程之中,由于未來我們無法預知,所以他的設計意圖我們眼前也無法能夠理解。但是尋找揣摩上天的正確答案,也許會永遠需要我們人類去探索。而藝術,也許則是人類肉體上的感應激素,文明精神層面上的宗教,光芒燦爛,悲憫靈魂、鼓舞人心。人類文明未來進步會發展到怎樣的境界無法可言,但是一定是前途似海,來日方長。
《奕系列之一》100×50cm
《奕系列之二》100×50cm
《奕系列之三》100×50cm
近日我看了一位我曾經非常關注的一個大藝術家演講視頻,心中忐忑。感嘆上天讓紅色變成紫色原來是這么樣的一個過程。他的民國情結讓人無可奈何。我只是覺得我們應該多尊重自己內心深處的需要和欲望,在不傷害別人的情況下去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我只是覺得我們應該多一點自信,因為中國人已經非常的聰明又非常的勤勞了,不要總和西方人比較如何如何的不足等等,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對上天的要求不要太過分的貪心不足。一個人也許最需要務實做好自己,做好自己的事,同時又要有雄心和擔當去幫助別人。"國家"這個詞是現代社會的一個概念,是區域化的一個情感話題,我既是西方主義者,也是東方主義者,平心而論作為一個藝術家個體,可能站在西方的立場,以西方的價值觀批判本國民族文化,也許能成名又更符合自己該有的個性。但是如果站在族群的福祉立場上考慮,我覺得還是少去折騰一個以國泰民安為理想的大一統國家為好。中國是古老的一個農耕文明大國,極左或極右都是愚蠢幼稚的想法,沒有完美只有完善,也許它永遠需要批評和更新,但是批評和更新以及學習都不是他的終極目的,富強、獨立,自由、民主、安全感,幸福感的不斷提升才是他應該有的樣子。面對未來,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他也許應該勇敢地站出來,勇敢地不服氣,勇敢地保護自己的自信心不被人摧毀,勇敢地修正并探索出升級的東方美學發展的道路。暴風驟雨來襲,只是級別測試,只是漲跌好壞周期,只是你展現偉大智慧的開始。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詩酒趁年華。——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2020年7月8日星期三
《一目系列之一》70×68cm
《一目系列之二》70×68cm
《一目系列之三》70×68cm
《一目系列之四》70×68cm
梅一
62年出生江蘇,本名:張梅夜
85年先后就讀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班
89年先后任教揚州大學南京藝術學院
95年始分別在北京當代美術館,國貿藝廊,廣州、北京、上海藝博會,上海萬麗大酒店,上海展覽館09當代國際藝術展覽會等地舉辦個人畫展。
02-12年簽約意大利fuxin畫廊。
歡迎藝術名家注冊藝術家會員,開通自己的官網,上傳自己的佳作和內容。
QQ:271692909
《藝術家網絡大辭典》,可以刊登藝術名家生平簡介、代表作、目前市場行情、收藏潛力等
QQ:271692909
要求:人品好,熱愛藝術事業,有一定的藝術圈人脈、懂經營管理的創業型人才優先。
QQ:271692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