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壺一個姓氏, 一個姓氏一個故事 ,一個故事一份情懷, 一份情懷訴說一壺心曲! 2021月1月1日,陳子光創意紫砂《百家姓壺》藝術展在福田美術館開幕。此次展出的作品是深圳陶藝家陳子光歷時六年,根據百家姓文化創作完成的百詩、百畫、百壺《百家姓壺》。
陳子光,高級工藝美術師,1991年畢業于景德鎮陶瓷學院美術系,其陶瓷藝術作品多次在海內外展出深受好評,作品被多個國家博物館收藏。其中,作品《輪回》獲得2008法國巴黎盧浮宮國際畫展特等獎。

在陳子光看來,美壺,應該具有美的靈魂。作為一位造壺者,應該賦予壺這樣的美。“紫砂壺從傳統的實用泡茶器皿,逐漸發展到既實用又具有把玩和欣賞價值的藝術品,其重要的文化價值,應該就是其美學價值。”
據了解,《百家姓壺》是陳子光繼“百茶百壺”之后,歷時六年創造完成的一百個壺,主要以中華姓氏文化為主題,來創作的創意紫砂壺。例如“李姓壺”,講述的是上古帝王顓頊之后理征,在殷紂王時任理官,因執法如山,忤逆昏君商紂王的旨意,招來殺身之禍。家族面臨誅滅危險,妻契和氏攜幼子利貞出逃,饑渴交侵,奄奄一息時,遇到一棵李子樹結滿李子,于是摘來充饑,才得以生存。周文王時啟用理征之子為官,于是開枝散葉。理利貞為感恩李子救命之恩,改理為李姓,尊為李氏得姓始祖。故“李姓壺”造型似一顆圓圓的李子。壺蓋鈕白金鑲嵌鉆石“太白金星”造型:李白還在母親肚子里時,其母夢見滿天星星,當她數到太白星時太白星突然掉下來,砸到她肚子,一陣劇痛把李白生出來,故取名李太白。寓意李氏子孫人才輩出,星光熠熠。

近年來,陳子光一直致力于系列紫砂《百家姓壺》的創作。即一個姓氏一把創意壺,一個人名特制一把,傳給子孫后代,所謂“代代有壺”亦即為“代代有福”。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創意,陳子光介紹說,中國有幾千個姓,但常用的就有五六百個姓,每把壺都代表著一個姓氏,壺上則撰寫與該姓氏相關的歷史人物典故。
陳子光表示,《百家姓壺》寓意“百家幸福”,壺即福,藏壺即藏福氣,代表一份中華文化,代代傳承,代代有福。《百家姓壺》用一百把紫砂壺,講述了一百個姓氏文化,這些壺里融進的是每個姓氏文化中那些閃光的人、事、物,是充滿真善美和濃濃的人文情懷的一個個心曲。“我希望這些作品,不僅僅是一把把紫砂壺,也希望它們像一群優秀的孩子,給欣賞者、收藏者帶去快樂和幸福。”

陳子光表示,藝術作品可以陶冶性情,給人們帶來精神享受,其次才是隨著市場和時間的運行,產生增值的收藏價值。“而藝術創作過程又是艱辛而寂寞的,這就更需要藝術創作者,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雅。”
值得一提的是,陳子光將于1月3日、9日、10日下午推出公益講座,感興趣的朋友可前來聆聽,每場公益講座還會拿出一些作品來抽獎,參與講座的市民將有機會免費獲得陳子光老師作品。此次展覽持續到1月15日,感興趣的市民可前往免費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