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在线app/日本韩国在线观看/91亚洲人/全视频

用名戶 密  碼 會員注冊 | 忘記密碼
·本站首頁 ·加入收藏 設為主頁

藝術家網絡大辭典

古代卷
  • 姓名:
  • 朝代:
  • 省份:
現代卷
  • 姓名:
  • 類別:
  • 省份:
本站 > 動態 >文化產業> 正文

荷蘭女攝影師在中國,她的鏡頭捕捉了1930年代的罕見日常

來源: 中國國家藝術網   2022/1/11   作者:   地點:北京

鹿特丹公共藝術倉庫開館前獨家導覽

鹿特丹博伊曼斯·范·伯寧恩博物館公共藝術倉庫將于2021年11月6日正式對公眾開放。

在北京時間11月5日16:00騰訊藝術已經直播了開館前獨家導覽。在直播結束后,觀眾們也可以在騰訊藝術視頻號上回看直播視頻
這座世界上第一個將館藏開放給公眾的藝術品倉庫由荷蘭建筑設計事務所MVRDV執筆完成。

倉庫坐落在鹿特丹的博物館公園內,與博物館不同,這里沒有展覽,觀眾可以欣賞到博伊曼斯·范·伯寧恩博物館在過去172年間的所有館藏,共計超過十五萬一千件。

IMG_256

博伊曼斯·范·伯寧恩博物館公共藝術倉庫,圖/ Ossip van Duivenbode 攝

倉庫內由五個氣候區組成,共有十四個存儲空間。除展廳與存儲空間外,倉庫還帶有一個屋頂花園和一間餐廳。 世界上的大多數博物館僅展出6-7%的館藏,其余94%的文物只能屈身于陰暗倉庫一隅。但博伊曼斯·范·伯寧恩博物館公共藝術倉庫則大膽突破了這一桎梏,力圖“將全部藝術品開放給民眾”,秉持多元、開放和包容的理念,其建筑內99%的空間都對外開放。

IMG_257IMG_258

博伊曼斯·范·伯寧恩博物館公共藝術倉庫,圖/Iris van den Broek 攝

與我們平常所見的將文物按年代、流派區分的展覽不同,公共藝術倉庫顛覆了這一約定俗成的擺放方式,其館內文物將混合擺放,一切可能作為陳列的空間都將得到充分利用。

此外,私人收藏家也可以租借場地,享受博物館專業、高品質的文物收藏、修復服務。

艾倫·索貝克的中國

艾倫·索貝克在荷蘭攝影界是一位占有獨特地位的女性攝影師。1931 年,她離開柏林前往中國,在中國農村以及北京、上海和香港等城市拍攝了一系列肖像和街景。

她以開放的心態拍攝。在今天的中國,她的攝影作品仍然具有話題相關性并廣受歡迎。

IMG_256IMG_257IMG_258

“艾倫·索貝克的中國”展覽,圖/荷蘭攝影博物館提供

此次在荷蘭攝影博物館舉辦的“艾倫·索貝克的中國”展覽包含了她在 1930 年代在中國制作的照片和攝影書。

北京時間11月8日16:00在騰訊藝術視頻號觀眾們有機會在線體驗艾倫·索貝克的作品獨家導覽,直播結束后觀眾們也可以在騰訊藝術視頻號上回看直播視頻。我們也期待未來這一展覽將來到中國,讓觀眾們可以實地近距離欣賞。 展覽展示的照片捕捉了中華民族在百年傳統與西方現代化之間不斷變化的身份。從那些涉及中國傳統角色模式的圖像到表現出對自由和獨立渴望的現代肖像,展示了那個時代中國日常生活的罕見一面。
IMG_259

除了博伊曼斯·范·伯寧恩博物館公共藝術倉庫與荷蘭攝影博物館,其它荷蘭的藝術文化機構則關注了社會中的弱勢群體、殘障人士等,希望進一步優化他們的藝術體驗。

范阿博博物館:助盲導覽app

范阿博博物館 (Van Abbemuseum)是歐洲最早建立的當代藝術公共博物館之一,它成立于 1936 年,是一個特殊的博物館,可以供任何好奇的人參觀——無論是盲人還是聽覺障礙者,即使是臥床不起無法出門的人,也有機會“逛”博物館。

IMG_256

范阿博博物館,圖/范阿博博物館助盲導覽app視頻截圖

那么他們是怎么實現的呢?博物館聯合盲人設計師 西蒙·多格(Simon Dogger) 于 2019-2020 年間合作開發了一款智能手機App:Tik-Tik。這是一款適用于盲人和弱視群體的室內導航應用程序。

它可以將手機變成一根探測桿,通過振動和語音提示幫助使用者在參觀博物館的過程中引路、規劃路線。

當到達一件展品前時,程序還會通過音頻向用戶對藝術作品進行描述,不僅可以幫助盲人參觀博物館,還豐富了每一位訪客的觀展體驗。(該項目目前處于廣泛的測試階段,供盲人和視障游客使用。)

IMG_256

范阿博博物館,圖/bertknot CC BY-SA 3.0協議

這樣全方位的博物館體驗也印證了荷蘭作為一個包容性很強的國家,是如何盡可能通過數字化手段實現信息無障礙傳遞,幫助視障人群“看見”精彩的藝術展品。

IMG_257

范阿博博物館,圖/bertknot CC BY-SA 3.0協議

梅利藝術機構:《84級臺階》項目

《84級臺階》是一個舉辦于荷蘭鹿特丹梅利藝術機構的集體藝術展覽。以藝術與教育的交叉項目為特色,探索藝術與教育相融合的可能性。

IMG_256

《84級臺階》,圖/JEROEN LAVEN攝 項目名稱“84級臺階”標志著從梅利藝術機構首層入口至三層畫廊的臺階數,也就是該項目的所在地——一個充滿活力的社交藝術空間。

IMG_257

藝術家Domenico Mangano & Marieke van Rooy, Dilution Cafeteria, 2021, glazed ceramic, painted steel, anc charcoal, 圖/JEROEN LAVEN 攝

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展出的內容由不同的藝術裝置與工作坊組成,有芳香療法、冥想和舞蹈活動等,展出的內容更多關注了人們的心理健康,并試圖借助藝術去疏解。

觀眾在這里可以通過不同的藝術項目探索物理建筑、社會結構以及個人和社會健康體驗之間的關系。

梅利藝術機構: 書籍《關于病房》

上述《84級臺階》項目的參與者之一,茉瑟·M·侯森(Moosje M Goosen)就曾經歷過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

在此次上映的視頻中,被病痛折磨了四年后重獲新生的鹿特丹作家茉瑟·M·侯森,與大家分享了三本在她生病期間給予了她力量與信念的書籍。

IMG_256

茉瑟·M·侯森(Moosje M Goosen),圖/書籍:‘關于病房’ 視頻截圖

她說,當周圍的朋友都相繼步入了人生正軌,結婚、生子,而這期間她卻在醫院度過,所以她想從與自己同樣的人群中獲取力量,于是在生病期間,讀了很多這方面的書籍。她開始通過寫作與冥想去回顧自己患病、治病的經歷,思考生命的意義,并喚起人們對生者和死者,熟悉與未知之間深刻聯系的關注。

IMG_257

圖/書籍:‘關于病房’ 視頻截圖

這些新奇的嘗試也展現出荷蘭社會中的每個人,包括社會邊緣群體、殘障人士,都有機會去體驗藝術,甚至可以說去觸摸藝術,感受藝術的魅力。

藝術在荷蘭的可接觸性變得更大眾化,對藝術感興趣的人們可以通過模擬機器人在家中參觀畫廊,殘障人士也可以通過科技手段實現獨立“觀”展,在這個藝術的世界里每個人都得以通過各種手段來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暫無留言:

留言內容: >>更多留言


本站藝術名家官網優惠搶駐中!

歡迎藝術名家注冊藝術家會員,開通自己的官網,上傳自己的佳作和內容。
QQ:271692909

《藝術家網絡大辭典》誠邀入編

《藝術家網絡大辭典》,可以刊登藝術名家生平簡介、代表作、目前市場行情、收藏潛力等
QQ:271692909

本站各省市代理商火熱加盟中!

要求:人品好,熱愛藝術事業,有一定的藝術圈人脈、懂經營管理的創業型人才優先。
QQ:271692909

推薦名家

朱浩云

蘇金成

敖日力格

魏謙

吳厚信

夏洪林

宋建文

鐘文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廣告服務| 招聘服務| 投稿須知| 友情鏈接| 版權聲明| 網站調查| 證書信息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