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2日晚,位于紐約曼哈頓78街的JOAN B MIRISS畫廊熱鬧非凡,嘉賓云集,這個以經營日本藝術著稱的資深畫廊正舉辦一個特別的展覽。來自中國的當代藝術家徐累的新作展吸引了紐約藝術圈相關人士的熱情注目。
大都會博物館策展人Maxwell Hearn和Jane Adlin,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策展人Alexandra Munroe,布魯克林美術館策展人Amy Poster,波士頓博物館亞洲部主任盛昊,美國華人博物館藝術總監Alice Meng,哈佛大學美術館策展人Robert Mowry,蘇富比拍賣行常務董事Henry Howard-Sneyd,《ArtAsiaPacific》出版人Elaine Ng,以及其它藝術機構、藝術基金會、相關媒體、畫廊和私人收藏家等重要人士出席在展覽開幕儀式上,他們在這些充滿東方優雅氣質和神秘色彩的作品前交流鑒賞,給予徐累的藝術成就以很高的評價,并表示在學術合作和收藏方面的極大興趣。
這個題為“秘響”的徐累個展是由紐約龍美仙藝術機構策劃,北京紅盒子工作室協助完成,展期一個月。這是繼2008年應美國國會圖書館亞洲部之邀赴華盛頓進行文化展示交流活動之后,徐累在美國舉辦的第二次個人展覽活動。展覽共十二幅紙本作品,其中包括近期創作的大尺幅作品如“世界的盡頭”、“龍馬仙”、“念奴驕”、“騎煙”、“一生懸命”等。從這些有著精湛技藝的作品中,不僅可以看出徐累中國傳統美學在當代藝術實踐中的杰出表現,更反映了他近期想象力的變奏和對世界更深入的思考,有觀眾甚至認為“一生懸命”的作品應該是日前在哥本哈根召開的世界環境會議的最好注腳,那個在高空鋼絲上行走的鳥骸準確象征了我們所處境遇的危險。
徐累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專業創作研究員,北京今日美術館藝術總監。他所掌握的工筆畫技術既繼承唐宋以降中國傳統藝術的正脈,又結合西方古典繪畫方法和現代觀念加以融合創新,在傳統工筆畫轉入當代命題上具有突破性的貢獻,引領了新的藝術實踐潮流。徐累是一位博采型的藝術家,眼界寬闊,思維謹密,作品富有詩意和引人入勝的神秘氣質,融合中國文人傳統的意象主題,并與西方的超現實主義精神于一體,以其幽深的格局和飽滿的色調,創造出高雅沉靜的境界。借由智慧、諷刺以及微妙的情色暗喻,徐累的畫雖有所揭示,卻深諳隱匿的意義,就像這次展覽主題引用《文心雕龍》的語句一樣,“秘響旁通,伏彩潛發”,這既是徐累深邃的藝術觀念,同時也說出了他與時代的存在關系,不示張揚,內通外達,獨一無二的藝術觀念,如奇峰突起于古代傳統文化,又自尊地棲身于活力激蕩的當下中國。
近期美國的許多博物館、藝術機構、藝術基金會和私人收藏開始關注中國當代水墨的成就,波士頓博物館將在今年舉辦相關的展覽,大都會博物館也在積極籌辦大型的中國當代水墨展,這在未來將會形成不同于以往中國當代藝術熱潮的新的熱點。美國新近出版了介紹《中國當代水墨》的大型畫冊,值得一提的是,它正是以徐累的作品“移動的樹”作為封面。這說明以徐累等為代表的得乎傳統、立足當代的中國藝術家的多年耕耘正獲得遲來的封賞。中國古代繪畫的藝術價值已是高山仰止,國際藝壇期待中國的當代藝術能對接自己的傳統,真正在傳統之路上有所推進和再造,這也是中國藝術主流價值觀的體現。隨著對中國當代藝術格局的理性梳理,水墨作為傳承有序的藝術主體被推向前臺,它或許更有說服力地代表中國藝術的審美理想和歷史沿變,同時其智趣和特殊表現形式,也真正考驗著今天中國藝術家的創造能量
一位美國藝術評論家觀看徐累展覽時說,“現在我們看到的是藝術,而不是中國藝術。”這種評價代表了一種對過去幾年中國當代藝術危險偏向的修正看法,也是一種期待的觀點。在當代水墨成為美國關注中國藝術發展的新焦點之際,“秘響——徐累新作展”以其個人的整體展示方法在紐約主流社會先聲奪人,證明了中國當代藝術中另一種價值體現。以人文的魅力引導美國人對中國當代藝術的尊重,是對彼此文化交流更高層次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