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在线app/日本韩国在线观看/91亚洲人/全视频

用名戶 密  碼 會員注冊 | 忘記密碼
·本站首頁 ·加入收藏 設為主頁

藝術家網絡大辭典

古代卷
  • 姓名:
  • 朝代:
  • 省份:
現代卷
  • 姓名:
  • 類別:
  • 省份:
本站 > 新聞 >藝術時評> 正文

王鳳海:對法國強行拍賣“乾隆玉璽”的幾點思考

來源: 和訊網   2013/1/14   作者:王鳳海   地點:北京

和訊專欄作者 王鳳海
和訊專欄作者 王鳳海

2012年12月17日,法國艾德(ARTCURIAL)拍賣行不顧國內外民眾、相關組織的抗議,不顧我國政府反對并譴責拍賣非法流失文物行為的明確表態,強行將我國清朝時期的“乾隆玉璽”(一說“嘉慶玉璽”)拍賣,并以高出原估價5倍之多的112萬歐元(約合人民幣900多萬元)的價格成交。引起熱議。12月18日,本人想對這次事件談談自己的幾點思考。

一、被拍賣玉璽是否存放在圓明園還需進一步考證。

我國流失海外文物屢遭拍賣,令人非常痛心。據有關資料介紹,本次法國艾德拍賣行拍賣的玉璽高2厘米,長4.5厘米,寬3厘米,整體呈墨綠色,印章上刻有“御書房鑒藏寶”6個漢字。艾德拍賣行自稱“該玉璽來自一個法國家庭的私人收藏,是一枚從19世紀末保存至今的家族藏品”;而“歐洲保護中華藝術協會”有關人員表示,該玉璽為八國聯軍1860年搶劫圓明園時所得;此前也有媒體報道,北京皇城藝術館前館長、北京中國文物國際博覽會顧問袁山開確認,這枚玉璽是在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圓明園時流失的。隨后,艾德拍賣行辯稱:從玉璽上的刻字“可證明它來自乾隆和嘉慶皇帝的私人御書房,這個御書房在紫禁城,不在圓明園”,同時他們還抬出了所謂的“世界著名印璽專家”為其辯護。

大家知道,玉璽是中國的國寶,璽就是印,在中國古代,只有皇帝的印才能稱為璽。皇帝所用的印,除了那些象征國家權力的國璽之外,還有很多閑雜印,如本次拍賣的“御書房鑒藏寶”等,據資料記載,乾隆皇帝的閑雜印很多,這種印章是隨身攜帶的,是否一定要存放在故宮,會不會被攜帶至其他地方存放都有待進一步考證,艾德拍賣行只根據玉璽上的刻字和所謂“專家”的判斷就斷定玉璽不在圓明園顯然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至于此次拍賣的玉璽當時是否存放于圓明園,各方專家意見并不一致,有專家明確表示該玉璽是從圓明園掠奪的,也有從事海外文物研究的人士認為,該玉璽是清朝皇帝專用的印章,只能存放在紫禁城(皇宮)或圓明園等皇帝行宮里。玉璽當時到底存放于何處,還有待于進一步考證。

二、乾隆玉璽是否在圓明園存放并不影響其是被掠奪或被盜取的文物實質。

法英兩國是火燒圓明園、大批盜搶、掠奪我國寶物的始作俑者。清咸豐期間的圓明園不只是個皇家園林,實際上它還是當時中國的另一個政治中心,期間有大量皇家文物存放與此。1860年,英法聯軍攻占北京后占據并多次搶掠、洗劫圓明園,之后又縱火焚燒京西皇家三山五園。成為世界文明史上罕見的暴行。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再次火燒圓明園,使這里殘存的皇家宮殿建筑又遭掠奪焚劫。這期間,被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盜搶掠奪的玉器、瓷器、工藝品等中國文物數量巨大、不計其數,這枚乾隆玉璽當時是否存放在圓明園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中國的文物、是一枚在戰爭期間被英法等侵略者從中國盜搶或掠奪的文物。無論它當時是存放在圓明園還是存放在故宮,都不影響其是被掠奪或被盜取的文物實質。

三、艾德拍賣行不顧我國政府與民眾抗議而強行拍賣乾隆玉璽應當受到譴責。

此次法國艾德拍賣行全然不顧各種反對聲音,執意拍賣乾隆玉璽,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理由是國際上并無哪項法律禁止拍賣他國流失文物。我們知道,目前國際上追索流失文物時可利用的國際法主要有: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1954年5月在海牙通過的《武裝沖突情況下保護文化財產的公約》、1970年11月訂于巴黎的《關于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和1995年6月訂于羅馬的“國際統一私法協會《關于被盜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約》。雖然這三項國際公約僅在締約國之間產生約束力,其適用的空間和時間范圍也有某些限制,但有關當事人應當承認,乾隆玉璽這件東西是從中國流失出去的,是戰爭期間被侵略者劫掠出去并流失海外輾轉多年的中國珍貴文物,中國對其享有不容置疑的所有權。做為一個拍賣企業應該知道,拍賣戰爭中非法出境文物的行為將嚴重損害中國人民的文化權益和民族感情,也有違于相關的國際公約。公開拍賣戰爭中掠奪等非法流失的他國文物,并以此類文物為名進行商業炒作,再次損害中國的國家主權和中華民族的尊嚴。

我國政府一貫反對拍賣非法流失文物的行為,譴責將戰爭中掠奪文物通過拍賣合法化的行徑,并多次聲明對于任何確認為非法流失的中國文物保留追索的權利,希望外國有關機構能夠根據國際上通行的慣例,將在戰爭中被盜竊或掠奪的中國文物返還給我國。在本次事件中,國家文物局就乾隆玉璽被拍賣重申原則立場,表示反對并譴責是正確的。

四、文物屬于全人類不能成為掠奪原屬國文物的借口,文物存放在掠奪者手里比返還給被掠奪國家保護的更好是強盜邏輯。

在這次事件中,我們再次聽到了“文物屬于全人類”、“存放在西方博物館比返還給原屬國保護的更好”說辭。仔細分析一下,持這種觀點的除了大英博物館、紐約博物館和盧浮宮博物館外,還有一些原本就是靠掠奪他國文物支撐的博物館。他們宣稱“自己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和保護措施,如果歸還主權國將會使文物遭受損毀,這些文物屬于全人類共同擁有,應該獲得更好的保護,并使其完整,而只有他們有這個能力”。而文物的主權國,中國,希臘、埃及等有著悠久歷史、有大部分文物被侵略者掠奪的許多國家反而成了不能很好保存本國文物的罪人。就這樣,他們的祖先發動戰爭掠奪我們的文物,他們的后代通過拍賣市場交易我們的文物,侵略者的無恥本質展現無遺。典型的強盜邏輯,150多年前劫掠、火燒圓明圓時是這樣;150年后置中國人民的感情于不顧,強行拍賣我國文物時仍然是這樣。

文物不僅屬于創造她的國家、民族和人民,也屬于全人類是沒有問題的。有問題的是那些當初有過侵略史、掠奪史、殖民史的西方列強,打著文物屬于全人類的旗號,明目張膽地掠奪、盜竊、走私文物,破壞文物的原生環境,還以存放在西方博物館保護的更好來證明自己搶的沒錯、管的有理、不歸還更對,這不僅是一種殖民的心態,更是對文物原屬國人民的傷害,是對全人類的犯罪。

五、理解民眾的愛國熱情,但不同意用高價回購戰爭中被掠奪文物。

近幾年來,國外尤其是英法兩國拍賣中國文物日盛,我國國內、臺灣、香港、澳門的一些有實力的企業、基金或者收藏家出于對本國文物的熱愛,多次到國外競買。一些中國流失文物的持有者看到有機可乘,紛紛出手趁機斂財,有的海外拍賣公司甚至把中國圓明園的文物做成知名品牌,通過炒作、拍賣來達到他們抬高價格牟取暴利的預期目的。在這種情況下,去國外的拍賣企業參與競買中國文物,雖然熱情可嘉,但客觀上卻讓自己為歷史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還將流失文物披上了合法商品的外衣,導致拍賣流失文物成為有“案例依據”的商業慣例。同時,還可能因競價的刺激和商業利益的誘惑而引發新一輪的文物盜掘、走私等非法行為,嚴重危害我國文物的保護和傳承,造成對我國文物的二次劫掠和破壞。

我國政府已經多次做出依照國際相關準則和中國憲法追索流失文物、不贊成企業和個人去購買涉案流失文物的表示。畢竟中國的收藏者是國際市場上中國古代藝術品的收藏主力,中國也是此領域最大的市場,而且未來潛力巨大。只要中國人不買,價格就不會扶搖直上,無論是前幾次圓明園流失海外文物(包括牛首、猴首、虎首、馬首、鼠首、兔首等)拍賣,還是本次乾隆玉璽的拍賣,都證明了這一點。原本屬于自己的東西,現在卻要出高價才能買回來,本身就是對掠奪、盜竊、走私文物這些非法行為的妥協、縱容,高價回購無異于被再次掠奪。

王鳳海,和訊專欄作者,中共黨員,國家注冊拍賣師。中央財經大學拍賣研究中心名譽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律師學院兼職教授。《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起草人之一,我國拍賣師執業資格制度設計者。2011年2月起,任中國藝術家協會書畫研究院顧問,現任《鑒寶》、《收藏》、《藝術版權》等雜志顧問。

暫無留言:

留言內容: >>更多留言


本站藝術名家官網優惠搶駐中!

歡迎藝術名家注冊藝術家會員,開通自己的官網,上傳自己的佳作和內容。
QQ:271692909

《藝術家網絡大辭典》誠邀入編

《藝術家網絡大辭典》,可以刊登藝術名家生平簡介、代表作、目前市場行情、收藏潛力等
QQ:271692909

本站各省市代理商火熱加盟中!

要求:人品好,熱愛藝術事業,有一定的藝術圈人脈、懂經營管理的創業型人才優先。
QQ:271692909

推薦名家

朱浩云

蘇金成

敖日力格

魏謙

吳厚信

夏洪林

宋建文

鐘文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廣告服務| 招聘服務| 投稿須知| 友情鏈接| 版權聲明| 網站調查| 證書信息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