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在线app/日本韩国在线观看/91亚洲人/全视频

用名戶 密  碼 會員注冊 | 忘記密碼
·本站首頁 ·加入收藏 設為主頁

藝術家網絡大辭典

古代卷
  • 姓名:
  • 朝代:
  • 省份:
現代卷
  • 姓名:
  • 類別:
  • 省份:
本站 > 動態 >文化產業> 正文

熱貢唐卡藝術與其他代表人物

來源: 中國國家藝術網   2014/5/13   作者:   地點:北京

唐卡大師作品《釋迦摩尼解脫經》

“熱貢藝術”是藏傳佛教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頗具廣泛影響的流派。數百年來,這里有大批藝人從事民間佛教繪塑藝術,從藝人員之眾多,群體技藝之精妙,都為其它藏區所少見,被譽為“藏族畫家之鄉”。

2006年,藏族唐卡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繼閩南、徽州之后,位于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隆務河畔的熱貢,成為中國第三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2009年,唐卡與堆繡、彩塑和銅雕等一起以“熱貢藝術”之條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一般來講,非物質文化遺產往往面臨絕境,而熱貢唐卡卻炙手可熱,成為“非遺”中的一個特例。

熱貢唐卡藝術

“唐卡”一詞也源于藏語,指用彩緞裝裱的卷軸畫,具有鮮明的藝術風格和濃郁的宗教色彩。公元十四世紀前后,藏傳佛教開始在同仁地區流傳,至十五世紀以后,隨著薩迦派,繼而格魯派黃教的迅猛發展,各地區大興寺院,隨使大量藏族、土族僧俗投入到繪塑佛像、裝飾寺廟的活動中。

唐卡早期主要受印度、尼泊爾畫風影響,后來形成自己的風格,并逐步發展出勉唐派、欽則派、嘎知派等大小的流派。熱貢唐卡原是其中并不顯眼的地方性流派。

然而,幾個世紀以來,熱貢藝人四處作畫,足跡遍及青海、西藏、甘肅、四川、內蒙古及國外的印度、泰國、蒙古等國,給這些地方留下了數以萬計的精美藝術品,贏得了很高的聲譽。并從西藏繪畫藝術、敦煌壁畫和國外的同類作品中吸取了豐富的藝術養料,加上結合青海本地的民間藝術進行總結、提煉,因而技藝日臻嫻熟,影響廣泛,在中國西部、西北及東南亞一些國家久負盛名。

  唐卡大師作品《大威德金剛》

對于骨灰級“藏漂”孫建來說,在眾多的唐卡中,他最喜歡的是熱貢唐卡。“熱貢唐卡哪怕放在一堆唐卡里也一眼就能挑出來。它的畫面特別飽滿,主尊(佛像)以外很少出現空白,不是飛禽走獸、就是花花草草;用色也特別濃重,不是粉色、綠色,就是藍色、青色,對比非常強烈;還有一點,它大面積用金,這是它最大的特點。”雍容華貴的大面積描金,加上近似國畫的特點,讓熱貢唐卡真的熱了起來。

青海同仁,一座彈丸小城,金碧輝煌的隆務寺和星月高聳的清真寺一衣帶水,而漢族人的關帝廟就隱藏在清真寺旁的巷弄里。不同文化在同仁的交織與共存,匯聚生輝,讓當地的唐卡畫師更容易吸收外來文化。

熱貢唐卡有國畫的影子、接近漢文化的審美習慣也就不足為奇。比起繪畫風格上的分析,用已故畫師夏吾才讓的從師經歷可能更見明了:夏吾才讓是20世紀最著名的熱貢唐卡畫師,在同仁,一提起熱貢唐卡,人們就會提起夏吾才讓,一提起夏吾才讓,人們就會提起他早年跟隨國畫大師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的經歷。這種學習、吸納與傳承,也一直影響著今天的熱貢唐卡藝術。

如今,在熱貢藝術生長繁榮之地——青海同仁,已經形成了“家家從藝”的格局,產生了諸多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和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他們嚴守宗教儀軌和技藝傳統,在風格上又各具特色。熱貢藝術實現了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傳承的目標。

唐卡畫師代表人物

  唐卡大師作品《釋迦與十八羅漢圖》

一幅唐卡,因尺寸大小、畫面繁簡的不同,用時短則一兩個月,長則一年半載,這不僅需要畫師的技藝超群,還需要他們對信仰、美的孜孜追求。

熱貢,這處意為“夢想成真的金色谷地”的地方,歷代畫師心懷虔誠信仰,在日日月月與畫筆打交道的歲月中,形成熱貢唐卡的自有門派風格,由此也最為集中地孕育出一批批畫師,據報道,目前同仁境內有2000多人從事唐卡繪畫,其中高水準、有代表性的畫師有娘本、增太加等。

同仁是藏區唐卡畫師最多、最集中的地方,吾屯則是同仁畫師最多、最集中的地方,70后的娘本、增太加、多吉加都是吾屯人,也是熱貢乃至青海知名唐卡畫師。

  唐卡大師增太加

相比名氣日增的娘本,增太加、多吉加表現得低調得多。生活在吾屯的同輩人,生活經歷幾乎相似,都是在青少年時期開始接收唐卡藝術的熏陶。娘本跟隨夏吾才讓大師,增太加和多吉加則是師兄弟,師出著名大畫師尕藏大師,系統學習佛教繪畫與塑像。17歲正式拜師的增太加,曾向羅藏旦巴等民間工藝大師學習;而他的同門多吉加也不例外,也曾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西合道大師門下深造。傳統的熱貢唐卡藝人,手藝只傳親屬或徒弟,師從大畫師,得起真傳之外,通過游歷、學習各家所長,再加以融會貫通。這是娘本、增太加、多吉加等同時期的相同選擇與必經之路。

在孜孜不倦的創作生命中,學習與參展讓唐卡畫師的作品被大眾熟知,美譽也隨之而來。以增太加為例,數次獲得國家大獎,他的巨幅唐卡《釋迦牟尼》于2004年6月在北京舉行辦的首屆中國民間藝術博覽會上獲“中國民間藝術最高獎項”•“文藝山花獎•民間工藝獎”金獎,成為迄今為止青海省民間文藝界在國內大賽中獲得最高獎項。他的唐卡也曾被他人以數十萬元高價收購,現其作品已遠銷美國、英國、瑞典、澳大利亞、港澳臺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就連自有唐卡藝術流派的尼泊爾,那里的人們對增太加的作品也爭相請購,寵愛有加。同仁的吾屯上寺,大量收錄了增太加的作品,簡單地來說,這種情況通常是當地最好的畫師才能有資格去做貢獻的。青海塔爾寺、黃源贊布林卡、果洛登寶寺、甘肅郎木寺、甘南參扎寺、內蒙巴音山大廟寺、天水碑林寺、四川格爾德寺、雜曲寺等寺廟,增太加曾留下大量德塑像、壁畫以及彩繪等精美的藝術作品,贏得了藝術界和佛教界的普遍好評。

  唐卡大師作品《四臂觀音》

在唐卡畫師看來,一副好的唐卡,可讓人見到就產生歡喜心,感動而流淚、想磕頭頂禮,產生皈依的平靜心。傳統的熱貢唐卡,所用顏料是產于喜馬拉雅山麓的天然礦物顏料,色彩純正而且質量穩定,繪出的唐卡長時間存放也不會輕易掉色、變色,黃金也可以算作一種特殊的顏料。熱貢唐卡極盡描金之能事,描金之外,鋪金、磨色、開眼也都要用金。

增太加在繪制唐卡的過程中發現現在市場上廣告顏料、繪畫顏料太多,如果唐卡繪制者使用這些顏料,其實是砸熱貢“唐卡”的招牌,更難顯現出唐卡本應有的精神與氣魄。于是,他自組顏料,到世界各地收購最好的原料,然后通過還原唐卡顏料磨制工藝,制成唐卡專用顏料,他認為這才能保證青海唐卡在市場上的獨一無二。近三十年來的深厚的功底,在他的筆下,粘以礦物顏料和純金點勾,使其作品特點鮮明,筆法細膩,色彩對比強烈,極具藝術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

熱貢唐卡打開國內市場后,知名的唐卡畫師紛紛被蜂擁而至的求畫者和學徒所包圍。為了讓自己的唐卡工藝真正傳承下去,娘本、多吉加建立起工作室,招收學員。增太加也不例外,繼承和發揚熱貢唐卡藝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培養熱貢藝人,促進唐卡推介是增太加的最大的心愿。他傳襲著師徒相傳的藝術傳承模式,將技藝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人,迄今已帶出多巴、夏吾才讓、拉藏太、扎西等30多名頗有名氣和成就的學生。在增太加這批70后唐卡畫師的學徒中,不少學生已經走上了唐卡藝術創作的道路,甚至有了自己的學生跟隨。在經濟化的市場中,不僅唐卡文化得以保留,而且生生不息的文化傳承也被主動發揚。

暫無留言:

留言內容: >>更多留言


本站藝術名家官網優惠搶駐中!

歡迎藝術名家注冊藝術家會員,開通自己的官網,上傳自己的佳作和內容。
QQ:271692909

《藝術家網絡大辭典》誠邀入編

《藝術家網絡大辭典》,可以刊登藝術名家生平簡介、代表作、目前市場行情、收藏潛力等
QQ:271692909

本站各省市代理商火熱加盟中!

要求:人品好,熱愛藝術事業,有一定的藝術圈人脈、懂經營管理的創業型人才優先。
QQ:271692909

推薦名家

朱浩云

蘇金成

敖日力格

魏謙

吳厚信

夏洪林

宋建文

鐘文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廣告服務| 招聘服務| 投稿須知| 友情鏈接| 版權聲明| 網站調查| 證書信息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