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佳士得隆重宣布將于2010年秋季及2011年春季,在紐約及香港舉行的拍賣會上呈獻“舒思深伉儷藝術品珍藏”。此珍藏系列是舊金山地產大亨沃爾特·舒思深(Walter Shorenstein)及其創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Asian Art Museum)的太太菲莉絲·舒思深(Phyllis Shorenstein)三十多年來的收藏心血,融匯了二人共同搜羅的印象派畫作、雕塑、精致的中國琉璃、瓷器、翡翠及其它藝術品等。
這批私人珍藏中逾170件藏品將分為9個類別,于今年秋季及明年春季拍賣中亮相。這些藏品將率先于11月3日在紐約舉行的“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晚間拍賣會及12月1日在香港舉行的“妙色瑩然—舒思深伉儷珍藏宮廷御制藝術精品”拍賣會上登場。
拍賣總成交金額預計超過2400萬美元。鑒于此單一收藏家的珍藏價值非凡且廣受全球收藏家歡迎,佳士得特此印制中英對照拍賣品目錄。
佳士得紐約副主席及國際總監勞拉·保爾森(Laura Paulson)表示:“此珍藏系列融匯中西藝術傳統精髓,以極富現代感的形式呈現眼前,佳士得對能獲委托拍賣此杰出珍藏,深感榮幸。舒思深伉儷均醉心于藝術及鑒賞。舒思深太太是收藏中國琉璃的先驅,她的珍藏更是美國以至西方其中一項最著名、最重要的同類型收藏。從紐約‘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春季拍賣會及香港‘中國工藝精品’春季拍賣會的破紀錄成交情況可見,該類別的大師級珍品將繼續獲世界各地的收藏家青睞,為佳士得再創佳績。”
有關舒思深伉儷
已故的沃爾特.舒思深是舊金山知名的房地產大亨、民主黨的主要募集人,及美國巨富之一。他曾經表示:“我帶著身懷六甲的妻子來到舊金山時,不但沒有工作,而所有的積蓄也不夠1000塊(美元)。”二戰期間在陸軍航空隊服役后,舒思深先生著手建立其舊金山的地產王國。至80年代中期,他旗下管理的辦公室和商業地產面積已約達1000萬平方呎。其公司Shorenstein Company發展了舊金山多項著名的建筑,包括樓高52層的美國銀行大廈。
舒思深先生一生致力支持民主黨,于1997年 更獲頒“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終生成就獎”殊榮。多年來,他曾先后為林登·莊遜 (Lyndon Johnson)、吉米·卡特(Jimmy Carter)及比爾·克林頓(Bill Clinton)等美國總統擔任行政顧問。2009年,舒思深先生登上《福布斯》雜志的“美國400大富豪榜”之列,估計其資產凈值達10億美元,次年舒思深先生以95歲高齡與世長辭。
舒思深伉儷除活躍于商界及政界外,對亞洲、歐洲及美洲藝術亦有濃厚興趣,收藏了不少當代最出色的藝術瑰寶。菲莉絲.舒思深尤其熱愛日本及中國藝術,對卓爾超凡絕且極具歷史價值的藝術品獨具為眼。舒思深夫人把握發展舊金山文化遺產的良機,于1966年在位于金門公園(Golden Gate Park)協助創立了亞洲藝術博物館。她多年來擔任博物館董事會成員,于1994年離世前仍是博物館27名委員之一。
藏品焦點──印象派畫作
綜觀舒思深珍藏中多幅印象派佳作,其中一幅尤為矚目的是印象派畫家古斯塔夫.卡耶博特(Gustave Caillebotte,1848-1894年)于1882年創作的《La Seine à Argenteuil》(估價:500-700萬美元)。畫家以鮮明的色彩及生動的構圖,勾勒出塞納-馬恩省河賽艇的情況,色彩鮮明而構圖生動,完全體現印象派繪畫技巧的精髓,堪為卡耶博特的代表作。他為創作這幅畫,遠離了繁囂的巴黎,來到風光明媚的阿讓特依(Argenteuil),在此他全情投入繪畫與賽艇的樂趣。畫中央有兩艘帆船,紅色船身的是“伊納”號(Inès)、鮮黃色船身的為“禿鷹”號 (Condor),兩艘帆船均是為卡耶博特特別訂制的,其中“禿鷹”號更助他在多場精英賽中贏取殊榮。
今年六月,阿讓特依賽艇系列作品《La Seine à Argentueil, bateaux au mouillage》在倫敦佳士得以480萬美元價格成交。佳士得在卡耶博特畫作拍賣中一直據有市場領導地位,創下卡耶博特15幅作品最高拍賣成交價,當中包括他于1880年描繪巴黎景色的名畫《L’homme au balcon, boulevard Haussmann》,以1430美元破紀錄成交。
“舒思深伉儷藝術品珍藏”中,其它印象派杰作包括卡米耶·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的《Enfants attablés dans le jardin à Eragny》(估價:300萬-400萬美元),這幅名作是畢沙羅后期風格和諧的作品,描繪了在陽光映照下畫家三名子女于厄哈格尼(Eragny)家中花園內的情景;以及喬治·秀拉(Georges Seurat)的早期風景畫作《Le Chemin creux》(估價180萬-250萬美元),曾為英國著名的印象派畫作收藏家R.A.Peto所珍藏。
中國玻璃、瓷器及玉器擷英
舒思深伉儷珍藏 (Shorenstein Collection) 專拍囊括八十件精品,其玻璃、瓷器和玉器佳作更讓人目不暇給、嘆為觀止。
在絕妙瓷器當中,最矚目的當屬清乾隆青花胭脂紅料雙鳳戲珠紋鳳耳扁壺 (估價待詢)。此器兼施釉下青花及釉上胭脂紅料,繪就雙鳳、纏枝蓮紋及牡丹紋,其品相無懈可擊,足證御窯良工的藝術修為和卓絕工藝。壺身雙鳳畫工細膩,色彩及工藝與之相若的傳世品寥寥可數,本拍品在近似例中堪稱絕色。此壺尚有一配對之作,現為東京松岡美術館藏。
時至清代,中國的玻璃工藝進入了全盛時期,康熙 (公元1662至1722年)、雍正 (公元1723至1735年) 及乾隆 (公元1736至1795年) 三朝宮廷玻璃廠的技術更是爐火純青。在私人收藏中,舒氏伉儷的中國玻璃藏品以涵蓋之廣而見稱,當中又以清代中葉之前的杰作居多。拍品中的點睛之作乃乾隆時期的寶石紅料龍紋鳳首執壺,此器的構思匠心獨運,展現了模制與雕琢工藝的完美結合 (估價:200至300萬港幣 / 26至39萬美元)。壺身的浮雕紋飾及鎏金銅柄亦配襯得宜,典雅創意兼而有之,在拍賣場上定然備受藏家青睞。
觀乎舒氏的玉雕珍藏,最令人引頸以待的是工藝精湛的清十八世紀白玉福壽吉祥海螺 (估價:3.5至5百萬港幣 / 45至65萬美元)。康雍干三帝俱篤信藏傳佛教,而這件工料俱精的玉雕以法螺 (梵語為Sankha) 為形,象征宣講法音,乃藏傳佛教儀式中最常見的法器之一。白玉這類材質極為貴重,但琢制法螺須耗廢大量石材,故此玉雕法螺極罕,此器工精、質美且器形敦碩,在傳世品中應屬孤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