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8日,“藝術踐履,無畏前行”張曉飛個人畫展在奧倫達部落原鄉西鎮紅酒博物館盛大開幕。該展為期一個月,吸引了眾多藝術氣息相投的人駐足。木心先生說“找好書看,就是找一個制高點”同樣的,一個好的畫展,也會為你帶來藝術層面上的制高點。

此次畫展共分為三個展廳。第一展廳展出畫家早期以寫實為主創作和定制的部分油畫、水彩畫,以及這個時期完成各種大型藝術工程的現場照片。第二展廳主要是藝術家轉型作為“大地藝術”的景觀規劃設計師后規劃設計的作品展示,涉及城市規劃、景區規劃、建筑設計、等,還有畫家這時期在奧倫達部落原鄉別墅小區休閑時的油畫寫生作品。第三展廳主要展出張曉飛五十余次進藏創作的四百余幅水彩水墨的激情畫作。張曉飛是為藝術而生的人,每個時期的作品都像是他的一個精神標簽,滿載著藝術激情,感染著現場的每一個人。

張曉飛的藝術人生三部曲
張曉飛是北京市美協會員、西藏美協會員、西藏林芝畫院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景觀規劃設計師。他足跡大江南北,寫生萬里江山, “在大地上作畫”、“在繪畫中施景觀”,不斷遷移和切換著藝術手法,因此而其景觀設計藝術化,繪畫作品景觀化。此次“藝術踐履,無畏前行”主題展覽全面展示了張曉飛在繪畫和景觀規劃設計實踐中深入生活、堅持理想和跨界藝術追求的人生過程。

張曉飛先生的藝術生涯分為三個階段:“以畫謀生”、 “大地景觀”和“回歸藝術”。 從最初的以繪畫為主雜食謀生,到進行從畫家到景觀規劃師的轉型,再到西藏之行找回初心,這是一條“藝術回歸”之路,是他在景觀設計和繪畫之間尋找平衡的跨界之路。而在張曉飛先生完成從藝術家到景觀規劃設計師的重要人生轉型階段——“大地景觀”時期,也正是其開始入住奧倫達部落原鄉的階段,原鄉獨具風格的景觀設計對他的景觀規劃之路有所助益。這一時期張曉飛先生還創作了不少以奧倫達部落原鄉為主題的油畫作品,奧倫達部落原鄉是他的靈感源泉,使他在曲折的藝術行旅的中年找回了自己的藝術生命!

藝術之魂漂泊的歸所——奧倫達部落原鄉
張曉飛先生自述,奧倫達部落原鄉是他藝術生涯里漂泊流浪的游子在生命之舟想要停擺時完美的休憩之所,也圓了他多年想“近山親水”的居住愿望。對他來說,奧倫達部落原鄉距離北京兩小時的車程,相當于北京的“后花園”,這種生活可以使他緩解和修復緊張工作后的疲勞。

曉飛先生尤其喜歡在奧倫達部落原鄉享受安靜和獨處。坐在涼臺上,望綿延不絕的山巒;看聚散漂移的云彩;感受房前屋后樹影婆娑花開花謝;欣賞晨光霞披里錯落有致的建筑。他很沉迷當一個觀者,此時的藝術家并沒有想干什么,只想靜靜的呆著,等哪一天終于有了想表達的欲望,于是找出擱置多年的畫筆顏料,可以不知不覺地陸續畫出四十余幅寫生作品,是奧倫達部落原鄉的慢生活讓他又找回了享受油畫抹涂的感覺。他笑言自己后半生的藝術可能就消磨在這里了:“中國有句古話叫告老還鄉,故鄉我們還能回得去嗎?!我已認同奧倫達部落原鄉是故鄉了!”
行在畫中,活在夢中
舉辦此次張曉飛畫展的奧倫達部落原鄉西鎮紅酒博物館,不僅是奧倫達部落旗下的一個聚落集會地,更是展示奧倫達部落原鄉人文情懷的藝術圣地。奧倫達部落原鄉不僅有優美的建筑實體,更有近百個夢想聚落作為精神內核。如此“內外兼修”之地,才是藝術家的精神故里。

無獨有偶,除了張曉飛先生,著名表演藝術家徐松子女士也選擇了奧倫達部落原鄉作為居住地。果然,藝術血緣相近的人總會聚集在一起,奧倫達部落原鄉就為這些藝術領域的“大孩子”們提供了一座不打烊的游樂園,油畫苑、話劇社等近百個夢想聚落也營造了良好的藝術氛圍,多角度全方位的打造了社會財智人群實踐幸福夢想的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