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潮,男,漢族,1967年4月出生于河南省鄭州市,現任得一潮元鈞瓷有限公司董事長,禹州市正玉鈞瓷有限公司藝術總監、總顧問。博士,高級經濟師,中國寶玉石協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甲骨文書法藝術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文物學會會員、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河南省工商聯副主席、河南大學藝術學院名譽院長、河南省書法家協會理事、河南省第九屆、十屆、十一屆政協委員、鄭州市第十二屆、十三屆、十四屆人大代表、河南許昌學院美術學院特聘教授、中華海潮詩書畫藝術研究院院長。先后榮獲2008魅力河南十大人物、和諧中國2008年度人物、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產生于古印度的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自傳入中國以來,對中國人的思想意識、民族關系、文化藝術、生活習慣等方面均產生過深遠的影響,經過長期傳播發展,也因此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文化。佛教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文化成就,佛教文化的傳播重視融入本土文明,既發揮著重要的社會功能,還能增進地區間的和平與友誼……現如今的喧囂亂世中,愈來愈多的人開始追求充滿禪意的生活。似乎在某種程度上,佛學起到了明心見性的作用:縱使人們能夠暫時放下自己的名利私情,放空駐足,在無私無我、無求無著的清凈心中,運用自己的般若大智慧和自己本能的同體大慈大悲的愛心,利益救度一切眾生!
一夜塵夢初醒,透過玻璃窗讀一縷陽光旖旎,歲月如梭,花影暗移,浮塵若夢。一片禪心幾許,聽晨鐘暮鼓,聞妙法佛音,笑看花開瓣落無傷,靜聽流泉沉吟無憂,暗聞泥土氤氳無疲……不記俗世凡塵,簡單無求,既是佛教所暗示,又是紛擾亂世間大多數人的追求。人活著不是看外在物質豐乏、名祿高低,難得的是注重內在感受。腰纏萬貫,內心悲苦,也是悲劇人生;心性恬靜,不計得失榮辱,無欲無求,無怖無驚,心照日月,順其自然,隨順因緣,何其自在美滿。
煩惱之時,但坐一隅,沐一陣清風,品一杯清茶,吟一首詩詞,焚一段檀香,聽一曲佛音,賞一片鈞瓷,使精神反觀自身,縹緲間不問生死,但求一片寧靜,回歸那至善至美,至純至善的心靈深處。就仿佛看到了張海潮大師的鈞瓷作品——聆聽“佛音”,是那么的飄逸靈動,極富家樂人祥之意,仿佛置身于一幅寧靜致遠、地廣天闊的精美畫卷中,給人一種悠然自得、泰然自若、清凈朗明、自由心安的輕松感!
其實,這就是佛學現代意義的本質體現。首先,對于個人的現代意義無非三層:一,使人健康;二,使心理平衡;三,使精神升華。再者,對于社會的現代意義無非兩層:一,更美好的眾生;二,更美好的世界。佛學作為一切智慧、修行的最高峰,次第清晰的標尺和最終的歸宿,始終在教導人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
鈞瓷的妙處就在于其渾活瑩潤極富藝術靈犀,它能給人以無限的遐想,即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光線下會給予你以新的發現、新的感受。
“家有萬貫,不如鈞瓷一片”,一句民謠,唱紅了一個藝術品牌,鈞瓷的傳承歷經千年之久,其精湛的傳統工藝手法,加之現代別具一格的創新意識,使得當代鈞瓷更是靈動透活、別具神韻,自身特色也更是奇妙迷離。
近年來,鈞瓷的發源地神垕古鎮先后被評為“中國鈞瓷之都”、“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唯一活著的古鎮”,古老的鈞瓷文化從歷史深處走來,在中原大地如鮮花般綻放。于是,一年又一年,“禹州鈞瓷文化旅游節”走進人民的生活,成為中原文化旅游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入窯一色,出窯萬彩”,鈞瓷——禹州的代表佳作,希望這一窯鈞瓷旺火能夠繼續照亮禹州,也希望這一場文化盛宴持續性唱響我中原!愿世間鈞瓷珍品永流傳,也愿您早日歸屬鈞瓷大家,共賞鈞瓷之美!
歡迎藝術名家注冊藝術家會員,開通自己的官網,上傳自己的佳作和內容。 QQ:271692909
《藝術家網絡大辭典》,可以刊登藝術名家生平簡介、代表作、目前市場行情、收藏潛力等 QQ:271692909
要求:人品好,熱愛藝術事業,有一定的藝術圈人脈、懂經營管理的創業型人才優先。 QQ:271692909
朱浩云
蘇金成
敖日力格
魏謙
吳厚信
夏洪林
宋建文
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