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學貫中西的大學者蔡元培先生曾贊,“中國幾乎可以說是以出瓷器而聞名的一個國家,以瓷器的白色程度而論,自當首推德化瓷……”
德化有兩個非常精湛的傳統瓷藝,一個是“中國白”的德化白瓷,一個是德化的瓷雕工藝。
德化的守藝人們一直在嘗試著將這兩種工藝相結合,讓雅集一身的茶器能夠以日常器皿的形式進入更多人的生活當中,而不再是博物館中的藝術品,要做到這點他們必須克服很多工藝上的困難。洪健鵬先生就是其中一員,他潛心陶藝研究十年余,終于融合了這兩種傳統工藝,將幾近完美的茶器承現于世。
手拉坯工藝傳承千年,機器壓制無法取代手工,手工在制作和作者有著千絲萬縷的感情聯系。德化優質高嶺土其獨有的特性,對于匠人手藝則是要求較高,德化白的瓷土質地細膩柔軟,手工成型、修坯、燒制難度都很大,越是上乘的高白土制作難度也就越高。
在克服了玉白瓷成型、立性、可塑性差等諸多困難后,洪健鵬以木雕技法在陰干的生坯上雕刻。先在生坯上以鉛筆打稿,再用特制刻刀進行雕刻,生坯泥質松脆,易崩邊,容易刻穿,要做到線條流暢,這對匠人的技法要求頗高,每一刀都必須干脆利落胸有成竹,刻錯亦無法修改,而要做到胎厚且透,匠人亦必須具有深厚的美術功底,對構圖與明暗關系的把控須有自己獨到理解,方成一物,此非一朝一夕能做到的,而潛心陶藝研究十余年的洪健鵬,憑著他成熟的技藝,讓這些想法變面現實。
洪建鵬,福建漳浦人,早年從事木雕制作,邊學習書畫創作。一次偶然的機會拜師日本陶藝家水出勝先生,學習制陶,便與德化結下不解之緣。于2013年在德化創辦曜窯陶瓷研究所,攻習德化高端建白瓷,并將木雕技法引入陶瓷作品創作當中。
洪建鵬的作品,體現德化白的瑩潤質感,器物本身不做做任何加工為上,遂杯身與杯內采用不處理方式,最大限度的還原瓷質,而又有更加優質的使用體驗。
杯內掛釉,長期使用、換飲多種茶,皆不怕茶湯浸染而顯得污濁。杯身無上釉,無打磨,初持或顯細微顆粒質感,經常持飲把玩,瓷質亦越發瑩滑溫潤,不是白玉更勝白玉。
杯與人得以互動,器便有了生命。
歡迎藝術名家注冊藝術家會員,開通自己的官網,上傳自己的佳作和內容。
QQ:271692909
《藝術家網絡大辭典》,可以刊登藝術名家生平簡介、代表作、目前市場行情、收藏潛力等
QQ:271692909
要求:人品好,熱愛藝術事業,有一定的藝術圈人脈、懂經營管理的創業型人才優先。
QQ:271692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