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在线app/日本韩国在线观看/91亚洲人/全视频

用名戶 密  碼 會員注冊 | 忘記密碼
·本站首頁 ·加入收藏 設為主頁

藝術家網(wǎng)絡大辭典

古代卷
  • 姓名:
  • 朝代:
  • 省份:
現(xiàn)代卷
  • 姓名:
  • 類別:
  • 省份:
本站 > 新聞 >藝術報道> 正文

甘肅彩陶亮相內蒙古

來源: 中國新聞網(wǎng)   2025/9/15   作者:劉文華   地點:內蒙古

9月12日,“灼灼其華——甘肅彩陶文化展”在內蒙古博物院啟幕,此次展覽展出120余件彩陶文物,將黃河先民的生活智慧與藝術創(chuàng)造力具象呈現(xiàn)。不同于常規(guī)文物展的線性敘事,本次展覽以馬家窯彩陶的藝術巔峰、史前刻畫符號的“密碼”、尖底瓶功能的顛覆性發(fā)現(xiàn)3大亮點,讓觀眾讀懂彩陶背后的“先民生活日記”。

“所有史前陶器里,馬家窯彩陶的藝術水平是全世界最高的,沒有之一。”甘肅省博物館歷史部主任劉光煜站在展廳核心展區(qū),指著一件高45.5厘米的馬家窯類型旋紋網(wǎng)紋彩陶壺,語氣中滿是篤定。橙黃陶身上,黑色漩渦紋如黃河浪濤般層層鋪展,線條流暢得仿佛一氣呵成,“先民把對黃河的熱愛刻進了紋飾里,當時已有專門的制陶工匠,有的彩陶連內壁都繪滿圖案,這種‘滿飾風’在全球史前彩陶中極為罕見。”

展區(qū)內,半山類型螺旋鋸齒紋雙耳彩陶壺更讓觀眾駐足驚嘆:黑紅兩彩交織,鋸齒紋鑲嵌在紅色條帶中,俯視時宛如綻放的花瓣。“‘灼灼其華’就是形容它的,馬家窯文化把彩陶藝術推到了巔峰。”劉光煜介紹,馬家窯文化時期,彩陶在陶器中的占比已達50%以上,部分遺址出土的陶器中,彩陶占比甚至高達90%,“除了日常用,很多彩陶還作為隨葬品,說明它在當時不僅是器具,更是身份與財富的象征。”

如果說馬家窯彩陶是“史前藝術品”,那么半坡類型的刻畫“フ”寬帶紋彩陶缽,就是先民的“記事本”。這件口徑22厘米的彩陶,口緣處的黑色寬帶紋規(guī)整清晰,器身刻著一個“フ”符號。“這不是隨意的涂鴉,在大地灣遺址中,我們發(fā)現(xiàn)過大量類似符號。”劉光煜蹲下身,指著符號向觀眾解讀,“有學者推測它是先民記錄生活的工具——可能記收成、記天氣,更有學者認為,這是文字的‘老祖宗’,是中華文明書寫的起點。”

展覽中,一件大地灣二期的葫蘆口雙耳尖底瓶,徹底顛覆了觀眾對“史前汲水器”的認知。這件高33厘米、瓶口呈葫蘆形的陶器,曾被普遍認為是“自動汲水”的工具,但最新研究給出了新答案。“以前大家都覺得它放水里會傾斜裝水,其實它是釀酒用的酒器!”劉光煜笑著說,這個發(fā)現(xiàn)讓彩陶的意義超越了“鍋碗瓢盆”,“說明6000年前的先民已經(jīng)會釀酒,他們的生活可比我們想象的豐富多了。”

對于內蒙古觀眾而言,展覽另一重吸引力在于甘肅彩陶的“時間韌性”。“內蒙古也有彩陶,但多是某個文化階段性出現(xiàn),沒有持續(xù)傳統(tǒng)。”劉光煜對比道,“甘肅彩陶從8000年前的大地灣一期文化,到3000年前的沙井文化,整整延續(xù)5000年,這種連續(xù)性在世界范圍內都少見。兩地同屬黃河流域,彩陶就是我們共同的文明記憶。”

展廳里,72歲的市民張大爺仔細觀察著馬家窯彩陶,“老祖宗的手藝太絕了,這紋路比現(xiàn)在的印花還精致!”10歲的李諾則圍著魚紋彩陶盆追問:“先民是不是天天在黃河里捕魚?”

本次展覽將持續(xù)至12月12日。“彩陶不是博物館里的‘老古董’,是活的文明證據(jù)。”劉光煜說,“透過這些陶土器物,我們能看到先民怎么種地、怎么審美、怎么創(chuàng)造,這才是彩陶最動人的地方——它讓我們摸到了中華文明的根。”

暫無留言:

留言內容: >>更多留言


本站藝術名家官網(wǎng)優(yōu)惠搶駐中!

歡迎藝術名家注冊藝術家會員,開通自己的官網(wǎng),上傳自己的佳作和內容。
QQ:271692909

《藝術家網(wǎng)絡大辭典》誠邀入編

《藝術家網(wǎng)絡大辭典》,可以刊登藝術名家生平簡介、代表作、目前市場行情、收藏潛力等
QQ:271692909

本站各省市代理商火熱加盟中!

要求:人品好,熱愛藝術事業(yè),有一定的藝術圈人脈、懂經(jīng)營管理的創(chuàng)業(yè)型人才優(yōu)先。
QQ:271692909

推薦名家

朱浩云

蘇金成

敖日力格

魏謙

吳厚信

夏洪林

宋建文

鐘文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我們| 廣告服務| 招聘服務| 投稿須知| 友情鏈接| 版權聲明| 網(wǎng)站調查| 證書信息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