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在线app/日本韩国在线观看/91亚洲人/全视频

用名戶 密  碼 會員注冊 | 忘記密碼
·本站首頁 ·加入收藏 設為主頁

藝術家網絡大辭典

古代卷
  • 姓名:
  • 朝代:
  • 省份:
現代卷
  • 姓名:
  • 類別:
  • 省份:
本站 > 新聞 >藝術報道> 正文

第二屆考古學與博物館學融合發展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來源: 中國新聞網   2025/9/17   作者:孫自法   地點:北京

在中國考古博物館面向公眾開放兩周年之際,第二屆考古學與博物館學融合發展學術研討會9月15日在北京舉行。

中國社會科學院秘書長趙志敏出席研討會開幕式并講話。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劉曙光,首批中華文明溯源學術協作單位代表、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白寶玉分別致辭。中國社會科學院副秘書長、中國歷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馬援主持開幕式。

趙志敏指出,新時代新征程的考古、博物館事業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考古文博工作者使命光榮、責任重大。要始終堅定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站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系統回應考古與博物館事業發展中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要始終堅持唯物史觀,注重多學科交叉融合,深化國際交流合作,著力構建中國自主的考古文博知識體系。要貫徹落實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順應數字時代發展趨勢,推動文物活化利用,以科技之力照亮文明傳承發展之路。

劉曙光表示,考古學與博物館學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重要載體。二者有機融合有助于將“冷門”考古成果轉化為“熱門”文化產品,推動文物資源活化利用,提升文物的社會影響力,辦好考古主題的展覽也是提升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措施。未來推動考古學和博物館學融合發展,需要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推動制度融合,創新展陳方式、提升傳播效果,強化公眾教育功能、擴大社會影響,推動國際交流合作、講好中國故事,以融合促傳承,以傳播促發展。

白寶玉表示,2024年建立的中華文明溯源學術協作單位機制,有效打破了地域與機構壁壘,為整合全國考古力量、凝聚學術共識搭建了高層次平臺。成員單位將繼續深化協作,共建區域文明研究平臺,共創成果轉化機制,與博物館攜手策劃更多精品展覽,不斷拓展考古與博物館成果的展示方式和受眾范圍。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王躍工,陜西歷史博物館館長龐雅妮,山東博物館館長劉延常,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青海省博物館館長王進先的代表,中國歷史研究院副院長、中國考古博物館館長劉國祥分別作主旨發言,結合不同地域、遺址和博物館個案,探討考古闡釋、文物研究和公眾展示的融合與創新。

本屆考古學與博物館學融合發展學術研討會由中國歷史研究院主辦,中國歷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中國考古博物館承辦。來自全國30多家考古研究院(所)、博物館和高校的專家學者與會,研討新時代考古學與博物館學融合發展趨勢,并圍繞實驗室考古、考古標本庫房建設、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應用等前沿課題分享創新理念與實踐經驗。

同日,“中國歷史研究院考古新發現成果展”在中國考古博物館正式展出,聚焦馬家窯文化代表性遺址——甘肅臨洮寺洼遺址,展出20余件(組)新發掘出土文物,生動呈現5000年前中華文明西部高地早期社會的發展水平和文明化程度,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提供關鍵實證。

據悉,該展覽將定期更新,結合數字技術動態呈現最新考古成果。

暫無留言:

留言內容: >>更多留言


本站藝術名家官網優惠搶駐中!

歡迎藝術名家注冊藝術家會員,開通自己的官網,上傳自己的佳作和內容。
QQ:271692909

《藝術家網絡大辭典》誠邀入編

《藝術家網絡大辭典》,可以刊登藝術名家生平簡介、代表作、目前市場行情、收藏潛力等
QQ:271692909

本站各省市代理商火熱加盟中!

要求:人品好,熱愛藝術事業,有一定的藝術圈人脈、懂經營管理的創業型人才優先。
QQ:271692909

推薦名家

朱浩云

蘇金成

敖日力格

魏謙

吳厚信

夏洪林

宋建文

鐘文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廣告服務| 招聘服務| 投稿須知| 友情鏈接| 版權聲明| 網站調查| 證書信息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