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在线app/日本韩国在线观看/91亚洲人/全视频

用名戶 密  碼 會員注冊 | 忘記密碼
·本站首頁 ·加入收藏 設為主頁

藝術家網絡大辭典

古代卷
  • 姓名:
  • 朝代:
  • 省份:
現代卷
  • 姓名:
  • 類別:
  • 省份:
本站 > 新聞 >藝術報道> 正文

黃龍玉6年漲萬倍

來源: 中國國家藝術網   2010/7/19   作者:   地點:北京

黃龍玉6年間從幾毛錢一斤飛漲至萬元以上(圖)

這塊黃龍玉籽料是昆明石博會最重的一塊。賣主報價9000多萬。

黃龍玉6年間從幾毛錢一斤飛漲至萬元以上(圖)

一對父子挖出了一塊品質尚可的黃龍玉籽料。

 

7月14日,昆明石博會上,一塊黃龍玉籽料標出了令人咋舌的高價——9000多萬元。

這是一塊什么樣的石頭?它摩氏硬度6.5-7,與翡翠相當,比和田玉稍高。從時間來看,和田玉“出生”有7000多年,翡翠“出生”有300多年,它只有6年。

短短6年間,它從幾毛錢一斤飛漲到了萬元以上。每過3個月,曾經賣出玉石的商人們都會捶胸頓足,愿意花幾倍的錢再去買回它。它用6年時間創下了中國玉石史上的一個漲價奇跡。

從北京愛家收藏品市場的展廳到云南龍陵縣蘇帕河的山谷,從最近30年內崛起的新富到烈日下揮汗勞作的挖玉人,一條隱秘的財富大河在其間奔涌,兩岸的人們各取所需。其間,有無數跌宕起伏的一夜暴富故事,偶爾也會有幾個不幸的故事穿插其間。

緣分

7月15日,正午時分。蹲在水田邊的一塊大石頭上,李二死死地盯著工人的鋤頭,眼珠子一動不動。幾分鐘之內,和工人們一樣,汗水從他黝黑的額頭一點點地滲出。

灰黑色的砂石中閃過一絲黃色,李二立即撲了過去。用水洗干凈這塊石頭后,他搖了搖頭,失望寫在了所有在場人的臉上。

這是云南龍陵縣象達鄉的一個山間谷地,蘇帕河在中間緩緩流過。

蘇帕河,自北向南穿越云南省龍陵縣境內,而后匯入怒江——二戰期間,這條大河擋住了日軍進攻中國大西南的腳步。1944年,作為二戰中國戰區的最前沿,這里還打響了慘烈的松山戰役。現在,在這里尋找蘇帕河從附近小黑山上沖下來的黃色石頭,成了挖玉人的新戰場。

此刻,李二的眼前就有一場“戰斗”——一塊數噸重的大石,一周前擋住了他尋寶的路徑。柴油機帶動的風鉆,一天天、一點點地將大石頭肢解成了可以搬動的小石塊。寶貝就藏在最艱苦的那個地方,這是蘇帕河兩岸最常聽到的故事。

在采玉界,人們篤信“緣分”。數不清的故事告訴大家,你挖大半年一無所獲,別人過來接著挖,第一鍬就成了富翁。正是這樣的傳聞,讓挖玉者們欲罷不能,無法放棄任何一個可能產玉的地方。

李二已經有了其他人難以企及的“玉緣”。他是象達鄉的村民。上一輪土地承包時,因為是村里外來的小姓,他分到了一塊靠近蘇帕河谷、沒人喜歡的田地。2009年,在重慶地鐵工地打工的李二回老家過年時,突然發現這塊地成了一塊寶。有人愿意出10萬元買他的這塊水田。李二沒賣,自己開挖。

2009年8月,開工后的第3個月,他挖到了一塊高品質的黃龍玉,賣出了迄今為止他收到的最大的一筆錢——12.8萬。實際上,他當時還不太懂行情,這塊玉石被人倒手后賣了37萬,放到今天,則至少可以賣到80多萬。沉甸甸的百元大鈔點醒了李二,他把自己水田中“不好的1/4”高價賣出,而后再花30萬元買下了他更看好的另外一塊5畝多的河灘水田地。

在蘇帕河兩岸,這是很多村民的標準選擇。與昔日種水稻所得的幾百元相比,這些土地的價錢已是天價。李二說,依靠山勢、水流方向推算出來的一塊較好的水田,可以按照3.3米見方的標準開賣,每塊1.8萬元。

烈日下,李二的伙計們一言不發地干活,距離上一次出玉已經有一個星期。按約定,李二將和這些汗流浹背的小伙子四六分賬。在蘇帕河兩岸的藍色帳篷中,這是最廣泛、也最能激發勞動熱情的一種分配方式:挖不到,當地打零工的收入是20元1天,頂多是出把力氣;挖到了,則有可能分到一筆改變現有生活的大錢。

黃昏時分,好消息從河對岸一個藍色帳篷里傳出。這個帳篷的主人是一對父子,他們挖出了一塊重達數百斤的、品質尚可的黃龍玉。

石頭

在這塊石頭剛剛露出一小塊時,趕到現場的李二已決定出2萬元買下它。這是蘇帕河兩岸常見的情形,石頭還未完全挖出,也可以買賣。買的人賭未出土的部分繼續是好的,賣的人則賭這塊石頭的下面很一般。

半個小時內,隨著露出部分的增加,李二的價錢增加到了4萬,但對方始終沒有開口。李二回到自己的帳篷,一言不發地和衣躺在床上。他在緊張地算計,是否繼續提高價錢以買下這塊石頭。

若李二買下這塊石頭,按常規,這塊玉石將在3天內到達官德鑌的店鋪內。

李二的真名是李恩平。他的朋友、玉石中間商李飛鴻只知道他叫“李二”,但這不并妨礙他將李二的石頭轉手給德宏最大的黃龍玉商人官德鑌。

官德鑌在云南玉石圈里赫赫有名。他原來在保險公司工作,2006年辭職專事黃龍玉買賣。提起自己的曾祖父騰沖玉石名人“官四玉”,他最喜歡告訴別人的一個段子是,老人家挖了50年都沒挖著好東西,老了干不動時去河邊撒尿,居然沖出了一個寶貝。

大約在2000年前后,一位廣西賀州人在龍陵修水電站。在蘇帕河底,他發現了與廣西賀州市場上出售的黃蠟石一模一樣的石頭。黃蠟石是一種觀賞石,此前的主產地為廣西賀州、廣東潮州等地。這個人以幾毛錢一公斤的價格,收購了一車“黃蠟石”運到賀州,冒充當地出產的黃蠟石出售。風水輪流轉,幾年后,在一些商人的暗地運作中,原來賀州等地出產的黃蠟石開始“悄然”返回龍陵,冒充黃龍玉出售。

轉折從2004年開始,云南省觀賞石協會這一年將龍陵縣出產的這種石頭定名為“黃龍玉”。其中“黃”為顏色,“龍”為產地龍陵,“玉”即美石。

何謂美玉?美石為玉。多名玉雕技工證實,龍陵出產的這種石頭,成分與黃蠟石相像,但其上品部分,品質更加精良,可媲美和田玉、翡翠、田黃等珍貴石料。此外,這種石料的顏色多為黃、紅兩色,暗合中國的顏色審美觀,填補了中國此前玉石所不具備的新色彩。龍陵的一些珠寶商人稱,“黃龍玉是繼新疆和田玉、緬甸翡翠之后發現的最優秀的玉種”。

2006年,官德鑌花30元購買了一塊長不過尺、厚不及寸、重不達三斤的“玉質黃蠟石”,找到翡翠加工點,制作了幾只“黃龍玉大玉鐲”。第一對鐲子,以200元賣給了一個朋友。其他鐲子,兩年后賣到了6000元一對,“放在今天,可以賣10萬元”。

官德鑌說,從這幾個黃龍玉鐲子起步,他可以在“一天賺到過去幾年才能賺到的工資”。而去年一年,他“收了1000多萬元的貨”。

這里隱含了一個時代的大背景。與龍陵相近的瑞麗、騰沖等地,長久以來就是緬甸翡翠進入中國龐大市場的加工、中轉地。目前的珠寶市場上,標價幾十萬、上百萬的翡翠手鐲已很常見。在其背后,翡翠原料“在近10年內瘋漲了上千倍都不止”。翡翠加工工藝已普及到了云南的每一個旅游景點,一些資金不足的珠寶商人開始尋找其他美玉,來延續自己的生意。

美玉

7月14日,昆明舉辦泛亞石博會。門內,匯集了上千家黃龍玉商家;門外,停著一些還未來得及上牌的新車,有奧迪,更多的是大型越野車。

場內的玉石商人們紛紛傳說,石博會開幕頭幾天,已有大收藏家出手,那些淘到寶貝的龍陵人,賺到大錢后轉身去買了好車,“少說也有20多輛”。

其中一輛未上牌的凌志越野車是程可家里的。事實并不全如傳言,她家的車早已下單,只是在這幾天提貨。在北京的愛家收藏品市場、十里河奇石市場,她各有一個展廳,黃龍玉是其中的重要商品之一。程可是浙江人,她的家族在上世紀90年代就來到云南做奇石和木雕生意,并把生意做到了一個個大城市。

黃龍玉,依出產地不同,可分為籽料、草皮料、山料等。目前市場價格最高的是籽料和草皮料。流水、山風的沖刷,賦予這兩類原石滋潤的色彩和靈氣。

暫無留言:

留言內容: >>更多留言


本站藝術名家官網優惠搶駐中!

歡迎藝術名家注冊藝術家會員,開通自己的官網,上傳自己的佳作和內容。
QQ:271692909

《藝術家網絡大辭典》誠邀入編

《藝術家網絡大辭典》,可以刊登藝術名家生平簡介、代表作、目前市場行情、收藏潛力等
QQ:271692909

本站各省市代理商火熱加盟中!

要求:人品好,熱愛藝術事業,有一定的藝術圈人脈、懂經營管理的創業型人才優先。
QQ:271692909

推薦名家

朱浩云

蘇金成

敖日力格

魏謙

吳厚信

夏洪林

宋建文

鐘文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廣告服務| 招聘服務| 投稿須知| 友情鏈接| 版權聲明| 網站調查| 證書信息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