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位于濱海城市青島的奧帆中心展出了一個“神奇雨林展”,這是亞洲的第一套雨林裝置——大型電子藝術互動裝置。當觀眾走進這片雨林,頓時大雨滂沱,電閃雷鳴。這神奇的傾盆大雨只在觀眾的周圍不停地下著,在雨中,有人穿著婚紗拍照留念,有人翩翩起舞,有人緩緩漫步,然而雨點卻不會落到他們的身上。雨林的一側,時而是枝繁葉茂, 遮天蔽日的熱帶雨林,時而是用電腦特技制作的晶瑩剔透,五光十色的并蒂芙蓉,轉眼間,又見瓢潑大雨中喜躍抃舞,頓足踏地的超級舞者。雨林的另一側,是輕松翠竹,藤蘿搖曳森林中的一座木橋,旁觀者可以在一側欣賞著另一個世界。
青島雨林展的另一個廳里,展示了魔方機器人、感應游戲、虛擬場景等適合不同年齡段的種種電子互動裝置。
這是由上海新東基互動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上海STK)的創意團隊和工程技術團隊經過了長期的籌劃和設計,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孔凡讓教授帶領科研人員研制成功的。
裝置藝術起始于上世紀60年代,藝術家們利用各種不同的材料,結合雕塑,繪畫,在特定的場地營造出一種藝術氣氛,使觀眾置身于一個立體的藝術環境之中。數十年來,藝術家的這種創作手法已經成為藝術展覽中的一種時尚。
而也是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快速發展的計算機技術,經過幾十年令人瞠目結舌的突飛猛進,已滲透了我們生活中的每分每秒。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裝置藝術已經融入了大量的現代高科技手段。藝術的傳統手段已不能滿足大眾的需求。于是,藝術家將科學技術和藝術結合是創作的必然趨勢。在舞臺上,大量的電子技術替代了傳統的舞美設計,如利用LED將三維場景和表演相結合,將舞臺的空間無限地延伸,由計算機操控的電腦燈光設備和激光、各種雨雪和水霧,甚至氣味裝置讓觀眾忘卻了自己是置身于劇場中。外墻多媒體技術將建筑的一個立面變成了從微觀到宏觀,無所不能奇幻世界。所以,當今的裝置藝術已不再局限于某一種藝術門類,藝術家可任意的綜合數碼技術、精密機械技術、建筑、電影特技、電影置景、音樂、聲效、攝影、錄像、雕塑、繪畫等創作出新穎的大型藝術作品。走進裝置藝術展覽場地,觀眾們不是單純的欣賞者,展覽透過數字化的設備和機械裝置引領觀眾與藝術作品的“互動”。形成了一個具有體驗感的藝術空間。
一個大型現代藝術作品的誕生,已經不能依靠藝術家的獨立工作去完成。上海新東基互動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展示的青島“神奇雨林展”正是讓公司的藝術創作團隊和工程技術團隊結合,并與國內頂尖大學的科學家合作,將電子感應設備、自動控制、機械裝置、水處理循環、三維動畫制作、電影場景制作、舞臺聲光等技術融合藝術構思而設計的大型互動電子藝術裝置。在上海新東基的這種創作體系下,不久還將推出更多令人驚喜的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