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三天的第四屆中國蘇州文化創意設計產業交易博覽會于4月12日下午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正式落下帷幕。由“我的手藝”網(中國文化傳媒集團全資公司中傳文創投資(北京)有限公司)策劃布展的“中國手工藝創新設計項目聯結館”三天內引來了眾多關注。

中國手工藝創新設計項目聯結館
熱鬧的藝術互動區
展覽以“手藝中國 傳承創新”為主題,聯結“技藝”與“設計”、“傳統”與“新銳”、“線上”與“線下”及來自全國的手工藝人,向觀眾展現了多件手作精品。

APEC景泰藍國禮瓶四海升平

張向東大師景泰藍作品風調雨順
“傳承館”內講述了多位享譽國內外非遺大師的手藝傳承故事,并呈現了景泰藍、惠山泥人、留青竹刻、匯蚨源布藝等數十件國家級非遺精品,其中不乏《四海升平》等2014年APEC“國禮”作品,受到了觀眾的熱烈關注。
此外,無錫“雙契軒”竹刻世家喬錦洪與喬瑜父女也親臨現場,他們分別是“留青竹刻”的第三代、第四代傳承人。他們希望在進行竹刻藝術創作的時候逐漸改變原有的家傳狀態,讓無錫留青竹刻的傳承能更加開放。

蘇繡大師姚惠琴
蘇繡大師姚惠琴也親臨“中國手工藝創新設計項目聯結館”現場展示刺繡技藝,正在制作的刺繡貓形象逼真、惟妙惟肖,過路觀眾紛紛止步圍觀,不斷有年輕人前來詢問甚至希望拜師學藝。

中國手工藝創新設計項目聯結館--創新館
“創新館”的“星群藝術家聯展”(AYAU,簡稱“星展”)則向觀眾展示了十二位國內前沿青年設計師的新銳設計作品,2014首屆“我的手藝”大學生設計大賽中脫穎而出的優秀獲獎選手作品也展陳于此。如獲得“木制雕刻”組金獎的葉維平做的木紋大漆茶盤《留》,在造型上打破傳統茶盤的“重、大、方”,仿若古琴,取材料的天然紋理順勢雕琢,頗受觀眾關注。


中國美術學院的段燕儷設計師通過傳統的金工技法和現代的設計理念制作的景泰藍系列首飾與南京藝術學院的蘭祥啟的陶與瓷、瓷與木的組合作品《衍生》與《芽》,也受到了來觀者的親睞。“圖案設計”組銅獎的王國宏則用古老的漆藝來展現新奇的藝術之思,《秘荷三秋》、《芙蓉的秘密》正是他這方面的心血之作。

觀眾對“我的手藝”網020的運營模式興致勃勃
從實用的日常生活手工藝品到體現藝術性的中高端傳統手工藝品、非遺大師作品,“我的手藝”網不僅充分滿足不同人群追求個性化的禮品需求,還建立起一個又一個同好的圈子。在去年推出的“手工LIFE”APP,為手工藝者提供了展示手作理念及手工作品的平臺,也為他們提供了便捷交流的渠道,最大幅度吸引來自全國的手工藝者,攜創意及作品入駐“我的手藝”網。在此過程中,“我的手藝”網不斷塑造平臺自身的調性:平臺是手工藝者的家園,非手工不要,非原創不推,非創意不分享。
聯結全國手工藝人,共同推動中華民藝復興
當前“我的手藝網”擁有手工藝品10萬件,注冊手藝人、獨立設計師1.2萬人,注冊用戶100萬。他們每一個人都是中國手工藝復興的一枚火種,他們的聯結勢必照亮中國手工藝的未來。此次展館重點展示了絲綢之路和大運河沿線省市的原創手工藝工作室,這些工作室的創立者或者是來自北京從事燕京八絕的工藝美術大師,或者是來自青海少數民族地區的從事手工作品制作的企業,或者是山東、河北、江蘇手作新力量,我的手藝網也將促進地區之間手工藝從業者的互動、交流。

自“我的手藝”網成立之初,中傳文創推出了“中國手工藝復興計劃”,為了實現復興民間傳統手工藝以及現代城市手工藝在內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手工藝產業,先后推出了全國青年設計大賽、中華手作嘉年華、中華手作市集等大型線上、線下活動。中華手作嘉年華是大型線下手工活動,活動以“文化天下手創傳奇”為主題,繼今年3月在無錫成功舉辦后,將會陸續登陸北、上、廣等城市,形成全國性的手工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