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畫家夏廣怡48年專研山水畫之路
夏廣怡,字了無,號若凡,江蘇人。職業山水畫家。畢業濟南美專,2006年中國美院學習,2011龍瑞工作室學習進修,2012清華美院研究生班學習。先后師從龍瑞、洪谷子、趙學倫等當代名家。作品多次被入選國際和全國性展覽。大量作品發表在《美術報》、《上海勞動報》、《金陵晚報》、《書畫研究》、《書畫大世界》、《山水家園》等多家專業美術報刊上。出版《畫壇精英夏廣怡山水畫集》,現為中國山水畫創作院畫家;南京國際畫家村簽約畫家;中國國際書畫研究基地趙學倫工作室畫家;大宋朝畫院副院長;中國書畫研究院理事;美國書畫研究院江蘇分院常務理事。

自幼隨父學畫;繪畫天賦極高 夏廣怡的父親夏玉良先生,是國內著名的劇作家,文革時期與王蒙、艾青、王絡賓等文化大家成為摯友,發表過40多部戲劇作品,在新疆建設兵團創作的作品《換了人間》受到周恩來總理高度贊譽。夏廣怡自幼便接受家里的熏陶,展現出驚人的繪畫天賦。
夏玉良先生喜好書畫,在那個生活物資極度困苦的年代,為了補貼家用,他常常畫些花鳥畫,讓年幼的夏廣怡上街頭售賣。有段時間,夏玉良先生因為工作的關系遠赴新疆,年幼的夏廣怡便學著父親的樣子自己繪畫,畫完后再蓋上父親的印章,上街售賣。數月間,竟無人知道這些畫出自六歲的女童手中。夏玉良先生回家時驚訝不已,此事也在家鄉廣為流傳。
夏廣怡的繪畫天賦得到了父親的認可,文藝創作之余,夏玉良先生總會抽出時間來輔導自己的女兒。書法,繪畫,寫詩,古文,在父親的教導下,夏廣怡骨子里便有了那份傳承數千年傳統文人氣質。

16歲美專寒窗苦學 山水畫基礎雄厚 十六歲時,夏廣怡懷揣著對夢想和藝術的執著,口袋里僅有18元錢和10斤糧票,便孤身一人,從江蘇遠赴山東濟南美專學習。
適逢文革,家中拮據,每月的生活費除去購買畫具,已經所剩無幾,就連基本的溫飽問題都難以解決,經常挨餓,常??繐焓称窂S發霉的面包來填飽肚子。甚至用睡覺來讓自己不餓,長期營養不良的夏廣怡身體非常虛弱,臨近暑假時,終于大病一場,沒錢看病,沒路費回家,沒錢吃飯,幾乎絕境。既便如此,倔強的她依然忍受著酷暑和病痛的折磨,堅持在畫室作畫,直至暈倒在畫室。老師和同學們都被她的堅韌所打動,全力幫助,不僅撿回性命,老師還在暑期給她學習開小灶。每當回憶起這些往事,夏廣怡說自己從那個時候開始夢想里增添了回報社會的責任擔當。所以更加努力地學習來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
都說堅定夢想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畢業后才迎來了夏廣怡人生的新起點。

48年縱情筆墨 得大師真傳 在濟南美專時,夏廣怡的才華和努力就深深的打動了她的兩位導師——王炳龍先生,劉俊生先生,兩位老師的言傳身教使得夏廣怡受益匪淺,同時也奠定她國畫基礎和扎實的功底。
畢業后,二十多歲的夏廣怡,銘記著老師的教導:走大山,拜名師,攬群山,閱萬水,將自然的景觀和情懷融入懷中,才真正能夠下筆有神。于是她背著畫板,走遍大江南北拜訪名師,博攬群山,意欲在繪畫技能上更高的領域,踏遍萬水千山,多年的行走和筆下的堅持,天道酬勤,這個看似柔弱的女子卻一次次創造出驚人奇跡,先后接受國家書畫院院長龍瑞、洪谷子,趙學倫多位老師的精心指導,畫技突飛猛進。尤其是龍瑞驚訝于一個小女子的出手大氣,又不失靈動之氣,不矯揉造作,加上天資聰慧,一點就通,對其十分喜愛,悉心指導下,使得她的繪畫藝術上了更高的臺階。

南方山水的奇秀,北方山水的沉雄,南方性情里的細膩北方性情里的豪邁都融入畫中,揮灑之間,氣度非凡,夏廣怡縱情筆墨近四十八年,曾坎坷,曾執著,曾意氣風發,一生對藝術的執著,得見于筆墨之間,畫作不僅有沖擊視覺的磅礴大氣,又有引以哲思的溫婉氣韻,終于自成一格,達到了山水畫新的藝術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