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蘇富比當代亞洲專場總成交2.56億港元(3280萬美元),遠超最高預估價1.99億港元。本場最為矚目的張曉剛重要早期代表作《創世篇:一個共和國的誕生二號》以超過估價一倍的5218萬港元成交(估價:2,300萬港元),由亞洲藏家余德耀先生投得,這個價格刷新畫家個人世界拍賣紀錄。此外,曾梵志、蔡國強及劉野等重要中國當代藝術家也創下佳績。
當代亞洲藝術“重要歐洲收藏家專拍”部分總成交5000萬港元,同樣亮點頻頻:丁乙《十示之六》以842萬港元成交,余友涵《招手的毛澤東》以662萬港元,李松松《放下你的鞭子》以314萬港元,分別刷新藝術家個人世界拍賣紀錄。對此拍賣成績,各路市場專家都給予了相當的肯定。
王定乾 知名藝術評論家
總體來講,蘇富比這次的每個項目都是成功的。我覺得瓷器拍得好歸功于東西好、來歷好。書畫好,來自于它一向選件的整齊和水準。即使是當代藝術這次反彈得也相當的強勁,我們知道當代藝術回溫了,但是沒有想到有這么強勁。這次張曉剛的代表作又再度破了他個人的價格紀錄,李松松也破了自己的紀錄,可見這兩年大家從藝術史到藝術學術,已經梳理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脈絡了。所以大家敢重新進場了。再加上這兩年有一些私人的基金會,私人的美術館的成立,對當代藝術市場也起了一個比較大的作用,這次有很多是私人基金、企業和美術館進入市場,他們所帶來的資金的效應跟力量就不一樣了,這是當代藝術這次會拍得好的原因。我相信接下來佳士得,以及到北京拍賣今年秋天看來會是一片大好的。
華雨舟 華氏畫廊老板
這次拍賣現代部分成績不是很理想,可能是由于估價偏高的緣故。但是,他當代部分還比較活躍,我覺得拍出的價格合情合理,像張曉剛、曾梵志表現都很好。內地的藏家去的也不少,但整場的買氣還不是很充足,大手筆的藏家沒過去這也是一個事實。陳逸飛、羅中立等等很多作品拍的價格都不是很高,所以我收獲了不少東西。當代部分經歷了大起大落到今天的價格趨于穩定,其實這已經是一個大的驚喜了。對手上有作品的人,或者說未來想要投資的人來說,經歷了這么一個過程,大概也會冷靜地做一些思考。感覺吳冠中會形成一個新的熱門,這次《北國山村》尺幅不大,但是都拍到1200多萬港幣,這也是一種暗示吧。香港拍賣公司雖然有自身的便利條件,但我始終認為今后還是以內地為主要的,可能會朝北京、上海這兩個方向去做。
田愷 東街畫廊藝術總監
從亞洲當代這部分來看F4的價格沒有特別的變化,老作品、稀缺作品、好階段的作品價格越來越貴。從現場來看大陸買家去得也很少,印尼和西方買家比較多。另外蘇富比的籌碼押錯了,臺灣版塊幾乎全軍覆沒,臺灣藏家和行家都沒有配合,日韓的東西也表現平平。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原因是拍賣公司對經濟的預期和未來的走勢沒有把握好,加上大陸藝術家的勢頭這么猛,也吸引了一批臺灣藏家和投資者。現在來看,香港的藝術市場交易出現了疲態,相信從這場拍賣開始,內地會整體壓過臺灣香港的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