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東古國伊朗,許多人都會想到美輪美奐的波斯毯。昨天,在西泠印社2010年春季藝術品拍賣會上,國內國首屆18-20世紀東方手工古董毯專場亮相杭州,70多件波斯地毯經過幾番競拍,以總成交價790萬,83%的成交率圓滿落槌。與此同時,西泠印社2010年春季藝術品拍賣會的首日拍賣額也以總成交價2.4億,88.75%的成交率迎來了不錯的開門紅。
此次古董毯專場這些拍品全部來自一位海外藏家的私人珍藏。這批古董毯上的故鄉是伊斯法罕、設拉子、塔伯利茲、德黑蘭等伊朗歷史名城,是當地的能工巧匠采用優等羊毛、真絲和棉花等材料精心編制的。它們生產于18世紀至20世紀中葉,最“年輕”的地毯也已經年過花甲。
記者在現場看到,雖為國內首度亮相,這些巧奪天的精美古董毯還是吸引了不少藏家的興趣。甚至有同個買家同時拍下多幅古董毯。一幅產于1840年,尺寸為625×398 cm的塔伯利茲皇家地毯就以百萬的價格成交。這張金碧輝煌的皇家地毯是伊朗國王巴列維特意為客人定制的。這張輝煌壯麗的塔伯利茲地毯就可以說是巴列維奢華宮廷生活的縮影,令人不禁想起乾隆王朝那些精工之至的藝術品。
畫面正中繪制了伊斯法罕的四十圓柱宮殿,四個角落是波斯王朝的標志性建筑,如伊朗最早列入世界遺產的古建筑群遺址——波斯波利斯,古波斯的政治文化中心——設拉子古城(Shiraz),伊拉克著名古城泰西封(Ctesiphon),以及伊朗科爾曼地區的拜姆古城堡遺跡(Bam Citadel)。編織者在暗綠色的區域織出了光彩壯麗的圖案,以豐富的色彩來表現錯綜纏繞的花卉與棕櫚葉,具有輝煌高貴的視覺體驗。
同時,這張地毯也體現了塔伯利茲特有的色彩特征和出色的空間設計。塔伯利茲是波斯最早、最古老的地毯出產地,被譽為“波斯地毯之鄉”,同時也是享有盛譽的東方文化中心,幾個世紀以來,吸引著大批藝術家和手工藝人。尤其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塔伯利茲在波斯地毯編織史上占據了獨特地位,這里的編織者和設計師力主革新,從而對整個東方編織工藝產生了重要影響。從這張地毯絢麗的色彩、規整的裝飾手法、精細的打結工藝、優質的羊毛絲線可以得知,它無疑出自塔伯利茲著名的大師工坊。每一種元素都無比精密和優雅。
這也是西泠拍賣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海外專場,西泠拍賣總經理陸鏡清在拍前采訪時就曾表示“希望通過這個專場提升后世博時代人們的生活品位。”
同時,在本屆長三角拍賣公司春拍中,就有不少新亮相的國內首開專場上令人眼前一亮,如西泠的古董毯專場,朵云軒的印譜專場,鴻盛的當代設計專場等,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據悉,在剛剛落槌的朵云軒2010年春季拍賣會上,全球首個印譜拍賣專場表現不俗,吸引到的藏家遠不限于篆刻、印學圈內人士。100件拍品中,成交率高達77%,大多經過數輪競價才為藏家收入囊中。又如在鴻盛當代設計專場中,一批優秀設計師的作品受追捧,邵帆的《曲院風荷》以126.5萬元成交。李繼偉的《概念椅》以19.55萬元成交。師建明的《佛手》以36.8萬元成交。明合文吉的《旗袍椅》、《紅色左右椅》、《案幾》皆都以高出估價而成交,得到藏家的青睞。當代設計專場的開辟是就是泓盛摸索市場而進行的大膽嘗試,發掘市場新的亮點。
一篇“中國拍賣半壁江山今何在?”的報道曾把長三角拍賣公司推向了風口浪尖。而期望在穩步前行的長三角拍賣公司也在尋求自身發展的新契機。長三角拍賣公司們現在也明白,除了一貫堅持的海派書畫特色,拍賣公司需要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以應對不同藏家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