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維忠相交數十年,彼此情志甚篤,可謂知己。維忠學書之初既入高格,他從北魏墓志入手,得其精髓,后轉宜多師遍臨魏晉諸家,又得李鐸、沈鵬、聶成文、張旭光等諸名師點撥,其書法日新月異。2002年開始在全國書法各大展中頻頻獲獎,今年又獲得全國第二屆書法“蘭亭獎”一等獎,其創作達到了顛峰。評析了張維忠書法,大致有以下三點:
海不揚波,字如其人。維忠屬外在沉靜,而內心激越之人,他少言辭,多思考,性格鑄就了他在藝術上的悟性。這一點從他的字上得到了具體的表現。簡而言之,是其端莊人格中寓于深刻的藝術理念,從而寫出奇絕精妙之楷書。他的字象海一樣平靜中蘊含著波瀾壯闊,有莊嚴之峻拔又有險絕與跌宕,有自然平和又有生動空靈。他在用哲學的手段駕馭書法的矛盾,達到了一種爐火純青之境界。
準確定位,成功經驗。我認為維忠能獲得今天的成功,是他若干年前的準確定位始然。這又與維忠不貪多、不求全、不求大的品格相吻合。他從不冠之以真、行、草、隸、篆皆能,而長期默默地把自己定位于一種書體,全身心投入吸收各種營養,攻其一點,抓住魏晉的楷則之要領,直達其顛峰。這是一種啟迪于人的成功經驗。
冷靜低調,前途無量。我最近和維忠的接觸中發現他在榮譽面前十分冷靜,面對大獎沒有表現出任何的驕氣,我心生感佩,暗嘆維忠大才也!從他的作品也可以看見維忠之心跡。他的楷書已寫的神采飛揚,儼然是向著行草書過度。他在通過楷法探索著行草書的精神,這種探索賦予了他未來的希望。維忠優秀的人格與精湛的書法藝術必將決定他在書法藝術領域的大作為。
2006、12、3于沈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