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在线app/日本韩国在线观看/91亚洲人/全视频

用名戶 密  碼 會員注冊 | 忘記密碼
·本站首頁 ·加入收藏 設為主頁

藝術家網絡大辭典

古代卷
  • 姓名:
  • 朝代:
  • 省份:
現代卷
  • 姓名:
  • 類別:
  • 省份:
本站 > 動態 >文化產業> 正文

K11北區美術館推出設計項目“日常之力”亮相北京國際設計周

來源: 中國國家藝術網   2018/9/27   作者:   地點:北京

作品形式:裝置

展覽地點:北京市東城區雍和大廈中心廣場

展覽時間:2018年9月21-28日(免費開放)

北京國際設計周活動:創意點亮北京

主辦方:K11北區美術館

藝術總監:薛梅

策展人:何京蘊

2018年9月21日,由K11北區美術館精心策劃的“日常之力”(Everyday Impact)設計項目亮相2018年北京國際設計周期間,項目重點呈獻歐洲設計團隊Numen/For Use的大型公共藝術裝置作品Tape,該作品也是在中國的首次亮相。K11北區美術館是K11在北京投入建設的全新美術館項目,作為K11北區美術館舉辦的首個流動項目——“日常之力”(Everyday Impact)聚焦于設計對日常生活的影響。“日常之力”以日用瑣物作為切入點,從微小細節延伸至摩天建筑,呈現出充滿巧思的奇幻創想,為城市公共空間的文化互動開啟全新解讀。

Numen/For Use由Sven Jonke,Christoph Katzler和Nikola Radeljkovi?聯合創立,他們的創作橫跨觀念藝術、舞臺布景、工業設計和空間設計等諸多領域。Numen/For Use轉化了日常包裝中的膠帶概念,賦予Tape這件作品以特定場域的沉浸式體驗,極富空間干預性。

Tape可創造性地融入任何空間語境,“進駐”并“聯結”不同形式的建筑空間。裝置作品的主體在既定空間內延伸舒展,帶有粘性的膠帶則呈對角線狀,對支撐裝置主體的筋束進行層疊裹纏。整件作品以一種類似自然生長的方式,呈現出復雜的有機結構。Numen/For Use進一步詮釋了作品的獨特感觀體驗: “當觀眾進入裝置內部的那一刻,起初以雕塑形式存在的作品便已悄然轉化為真正可以供人進入的一棟建筑,它模糊著類別的界線并向參與者傳遞樂在其中的強烈感受。”

這件作品中所體現的空間轉化概念也完整呼應了北京東城區青龍胡同的地理環境,以及北京市東城區正在推行的城市文化創新規劃。“K11北區美術館旨在為社區注入創造力與創新性,引導公眾欣賞藝術及設計并從中受到啟發,這有助于加強設計師與公眾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培養公眾建立欣賞設計作品的愛好,同時也是對中國的藝術設計產業發展的進一步推動。” K11美術館部(北區)總經理、項目藝術總監薛梅女士進一步闡釋了項目意義。

此前,Numen/For Use的作品Tape曾在全球設計活動中超過三十個重要場館展出,包括維也納設計周、巴黎東京宮和DMY柏林國際設計節等。作為今年北京國際設計周的亮點項目,K11北區美術館首次將這件全球知名的作品在北京呈現,該項目得到了中關村東城園管委會和北京奧地利文化論壇的大力支持。

由K11精心打造的諸多藝術設計項目將作為K11集團十周年獻禮陸續呈現。K11北區美術館定位于全球年輕消費者的文化聚合空間,“日常之力”作為獻禮的首發項目亦生動詮釋了“混合博物館”這一獨特觀念,為K11北區美術館的盛大開幕提進行預熱,也將為北京藝術與設計產業開啟全新篇章。

關于 K11

文化企業家鄭志剛先生(Adrian Cheng)于2008年創立K11,一家以文化為基礎的多方位企業,貫穿藝術 • 人文 • 自然三大元素。其獨特的生態系統將藝術與零售、地產、服裝設計、科技、娛樂以及媒體帶給大眾,體現了創辦人對革新行業及促進跨文化對話的不懈追求,并體現在不同范疇:建立全球首家結合藝術與零售概念的K11 購物藝術館;為新世代創立以K11品牌命名的甲級寫字樓K11 Atelier;設立開放式教育平臺K11 Kulture Academy;策劃自家設計品牌K11 Design Store;開設以自然及美藝為主題的革新零售空間K11 Natural以及創立首間扶植中國藝術家及策展人的非盈利機構K11 Art Foundation。

關于Numen/For Use

“Numen/For Use”是一個以集體工作方式,橫跨觀念藝術、舞臺布景、工業設計領域和空間設計領域的小組。小組最早成立于1998年,是在“使用為先”的概念下,是三位工業設計師的共同協作的成果。這三位設計師分別是Sven Jonke、Christoph Katzler和Nikola Radeljkovi?,他們的分別為思路發散、項?實現和最終呈現。1999年,他們成立了Numen/For Use,作為一個團體,旨在嘗試他們所擅長的工業設計領域之外的各種可能。2008年之后,小組的重點工作則轉向沒有被具體定義使用的物品和概念設計工作中,在其越來越混雜和實驗的作品?里,最廣泛實現的是N-Light系列和膠帶紙裝置。該小組因其在工業和布景設計領域的成就而獲得多項國際獎項。

關于北京國際設計周(BJDW)

北京國際設計周(BJDW)是一年一度的盛會,于每年秋季在北京舉行。 2009年,它作為試點項目首次推出,到如今已成為中國領先的國際設計平臺。 北京國際設計周的目的是提高公眾設計意識,并幫助北京這座城市發展更強大的設計基礎設施和行業對話。北京國際設計周是中國教育部、科學技術部、文化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的一項倡議,具體承辦工作由北京歌華文化發展集團、北京工業設計促進中心承擔。(新堯)

暫無留言:

留言內容: >>更多留言


本站藝術名家官網優惠搶駐中!

歡迎藝術名家注冊藝術家會員,開通自己的官網,上傳自己的佳作和內容。
QQ:271692909

《藝術家網絡大辭典》誠邀入編

《藝術家網絡大辭典》,可以刊登藝術名家生平簡介、代表作、目前市場行情、收藏潛力等
QQ:271692909

本站各省市代理商火熱加盟中!

要求:人品好,熱愛藝術事業,有一定的藝術圈人脈、懂經營管理的創業型人才優先。
QQ:271692909

推薦名家

朱浩云

蘇金成

敖日力格

魏謙

吳厚信

夏洪林

宋建文

鐘文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廣告服務| 招聘服務| 投稿須知| 友情鏈接| 版權聲明| 網站調查| 證書信息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