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由北京市海淀區委宣傳部暨海淀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北京鳳凰嶺美術館承辦的“傳承下的思考——程大利山水畫展”在北京鳳凰嶺美術館開幕,展覽舉辦之際,是值北京鳳凰嶺美術館暨“桃花會” 【鳳凰來儀】第二回雅集活動。
兼為美術理論家和編輯家的程大利對山水畫藝術有系統地思考研究,著有《師心居筆譚》等學術成果。他將理性思考、深入山川、錘煉筆墨高度統一,創作了一批代表時代高度的力作,如《大壑無言也風流》、《稿本得自五岳來》、《八大來此當如何》等。這批新作形式豐富,題材多樣,從太行到黃山,從秦嶺到巴蜀,南北大江盡匯腕底。這批作品極重筆墨,強調筆墨文化的本體性,強調書法趣味和寫意精神,尤重意境的營造和詩性的追求。
展覽開幕到場嘉賓眾多。中國文聯書記處書記胡振民、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馮遠,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秘書長孫克,原中國美術館館長楊力舟,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研究員韓美林,著名文化學者王魯湘等到場參加開幕式。原中國國家畫院院長龍瑞為開幕式嘉賓主持。作為悼念,開幕式第一個環節,與會嘉賓集體為玉樹災區遇難同胞默哀。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張旭光、北京鳳凰嶺美術館館長張培武等在開幕式上分別致辭,對展覽順利圓滿的舉辦表示祝賀,并高度贊揚了程大利先生多年來對中國美術事業發展做出的貢獻。程大利先生在美術史論、美術批評領域極深的造詣,注重傳承和梳理中國傳統文脈,培養出一批中國山水畫優秀人才。從展出的60多幅力作,可以看出他對中國山水畫研究的輝煌成績,我們應在程大利先生的引領下,對中國畫的傳承多些思考與探索。
開幕式圓滿結束后,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著名理論家邵大箴,中國國家畫院院長楊曉陽,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員、著名理論家郎紹君等著名美術評論家、理論家近300人,開展了氣氛熱烈的研討會。邵大箴高度評價程大利近年來對筆墨的體會與思考,他說此次展覽與五年前中國美術館的展覽相比,畫幅小了,但是整體感更突出,也更豐富,小幅淡墨的創作在表現上更為巧妙,這些都得自于他對藝術的體悟與極高的修養。
程大利先生為人甚謙,他只言此次畫展是他探索過程中的一個記錄,一句簡單的“大家進來看畫”打開了展覽的大門,也開啟了中國畫繼續傳承和發展的大門。在筆墨與傳統缺失的時代,程大利能秉承傳統,忠于古人之經驗,勤于開拓研究,讓我們在他“傳承下的思考”的指引下,提高民族文化,強調寫意精神,繼續中國畫的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