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建生:祖籍江蘇,長期從事詩書畫印,及雕塑創作。曾跟隨篆刻家劉大奇先生學習書法和篆刻,篆刻作品在1993年參加化工部職工書畫展獲二等獎,書法作品在1999年參加蘭州市書法家協會舉書法作品展榮獲三等獎。現為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攝影家協會理事,甘肅省圖書館書畫研究院理事。喜歡畫古人,尤其是喜歡畫醉酒的古人,曾繪制長20米的《百醉圖》,畫醉客98人。國畫作品以高士、游仙、羅漢為內容,多亦天真之趣,出塵之態,慧靈之姿,受人青睞。《半醉凌風》收錄于中國葡萄美酒節書畫大賽作品集;《七賢圖》收錄在“中山杯”全國書畫作品大獎賽作品集;《群酣圖》參加全國“羲之杯”書畫大賽,獲金獎;《登高圖》參加了內蒙古自治區“百名書畫家四條屏特展”;《春酒圖》參加了“如意金城”甘肅省20人四條屏書畫藝術展。其作品《仙人對弈圖》等被甘肅省圖書館收藏;《長夏金風圖》被中國書畫家協會收藏。有書畫作品收錄于《甘肅當代書畫家藝術典庫》。2004年5月,在蘭州成功舉辦了“醉舞——聶建生國畫人物小品展”。

(聶建生生活近照)
其作品如下:








名家評論如下:
聶建生“禪畫”藝術欣賞
安君吉平
禪,是一種生活的智慧,是一種獨特的思維方式;是對個人生命和心靈的關注,對真實人生的追求。不僅在中國宗教史上開出燦爛的般若花,同時也在藝術領域中如文學詩詞、戲劇或繪畫上,留下輝煌的歷史痕跡。其中將禪意納入繪畫中,不僅影響了傳統繪畫技巧及創作思想,也開拓了高遠淡泊、以意境相尚的畫風。
聶建生國畫人物作品,頗具禪意畫韻味的水墨作品。脫俗、自然、簡素、靜寂、稚拙、生趣、怡心、傳神的文人禪趣畫。西北師大美術學院教授、著名國畫家韋自強先生看了作品后說,聶建生的畫就是文人禪意畫,畫得好,這種畫不求形似只求神韻,通過精到的筆墨和洗練的構圖表達了畫家對宇宙人生的感悟,具有陽春白雪般高雅出塵的藝術感染力。
曉云法師認為“禪畫要由禪心所流露”,他認為禪畫必須有所契于禪心,而后有所知于禪畫,禪是簡淡明雅,雖然寥寥幾筆,卻能代表天地,更能代表人生。明代禪畫家石濤在《畫語錄》中也提到:“我自用我法,法自我立。”又說:“夫畫者,從于心者也。”他認為繪畫來自畫家的心靈深處,是心靈的表現。至于禪畫受禪的思想影響為何?《禪與藝術》的作者張育英就認為,文人畫受禪宗理論影響最深的是意境說,文人畫最主要的藝術特征就是表示意境。自唐代王維從真正意義上首開禪畫先河之后,影響了一批像貫休這樣的禪畫大家。到了宋代,禪意趣畫達到了一定的境界;而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更是通過他的簡遠筆墨將儒、釋、道并融的本土禪畫推向無可質疑的藝術頂峰。從而形成里禪意畫這種中國畫獨特、獨有的藝術表現形式之一,其特點和特征在于:禪趣畫筆簡意足,意境空闊,清脫純凈,在脫塵境界的簡遠筆墨開示中,體現了一種不立文字,直指本心的直觀簡約主義思想和卓而不群的禪境風骨。它基于儒,染于禪,歸于道,空而不虛,寂而不滅,簡而能遠,淡而有味,高古脫塵,這是不少中國畫家畢生追求的最高禪趣畫境界之一。
聶建生先生是一位內心守真、稚拙、散逸的畫家。他長期從事詩書畫印和雕塑的創作,一直向往八大、徐渭等國畫大師開創延繼的高妙禪趣畫藝術境界,在繪畫實踐中大膽提煉筆墨,力求抵達一種頗具禪趣意蘊的審美高度。他的國畫作品以高士、游仙、羅漢為內容,亦多天真之趣,出塵之態,慧靈之姿。經過多年的書畫研習與禪悟,如今,他的人物畫筆墨簡約概括,線條靈動,墨色簡淡,畫意空靈,格調清雅,極具文人禪趣,已漸得中國寫意人物畫的神韻。銀鑫收藏的負責人何國鋼先生說,像聶建生畫的這類格調高的禪意畫,不但受到文人墨客的偏愛,也已經得到了國畫收藏者的廣泛關注,成了藝術品收藏的一個新熱點。